深圳大学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我看来,考研的四门科目中,政治是最不必过于忧虑的。考研政治实质上是对公民教育和爱国情怀的考察,这是我们需要明确的认知。我自己也是从十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初期主要是梳理知识框架,跟随教师的指导逐步学习。在十二月之前,无需过分投入精力于政治的问答题部分,应将更多时间分配给其他科目。最后一个月,任四和肖四的试题集会陆续面世,这时候购买并全力记忆这两本书的内容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在炎热的夏季,我的心态略显急躁,导致学习效果欠佳,每天大概只能专注学习七个小时。此时,我开始初次研读《全书》,进度显得有些缓慢,平均每日阅读10至15页。对于书中的每一个例题和课后练习,我会先尝试解答,遇到困难则标出,理解答案后再独立重做一次。那些我认为有价值的题目也会特别标注。阅读时必须仔细,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例题或课后习题,每一道题都要彻底理解。如果《全书》中的内容难以理解,我会查阅课本或在线搜索,尽力弄清楚。这时还不需要建立错题本,因为几乎每道题都可能出错。到了八月初,《全书》进入第二轮阅读,重温前面的知识点,并着重标注重要部分。由于第一遍错误颇多,第二轮我主要专注于错题、未掌握的题目以及之前标记的重要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积累是至关重要的,缺乏词汇量将严重影响英语考试的成绩。考研英语主要涉及的部分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包括英译汉和写作)。即使到后期可能无法准确拼写出每个单词,但能识别它们至关重要,因为确保阅读理解部分得分是最重要的。在此,我推荐使用百词斩app,如果你刚决定考研却不知从何着手,先开始背单词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每天坚持学习100-150个,这将显著提高你日后阅读理解的能力。此外,我购买了一本大绿皮书,在9月之前,我通常每天背诵两个单元,进度稍缓,但标准较高,起初可能会感到吃力,但到了第二轮复习时,我可以增加到每天四个单元,加快速度,而标准稍微放宽,只要保持对单词的熟悉度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绘地理信息基础,顾名思义,它涵盖了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知识。你需深入理解测绘的基础概念,如空间坐标系统、地形图的阅读与绘制、测量仪器的使用等。这些是构建你测绘知识体系的基石,务必扎实掌握。
在地理信息系统部分,GIS的数据模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应用是重点。尤其是空间分析,它是GIS的灵魂,涉及到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叠置分析等,需凭实际操作来深化理解。GIS软件的操作,如ArcGIS或QGIS,也是考试的一部分,熟悉其界面和基本操作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理论知识凭阅读教材、参考书,甚至网上公开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实践部分,则需动手做项目,比如自己设计一个小规模的GIS项目,从数据采集到分析再到成果展示,这样既能巩固理论,又能提升实战能力。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能忽视。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模拟考试环境,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也能训练应试技巧。
我建议大家组建一个学习小组,互相讨论问题,共享资源。这种互动学习激发思考,提高效率。考研不仅是一场个人的战斗,更是一个团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