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完成1000道题目后,由于我答题速度较快,我便购买了其他习题集继续练习。每遇到错误,我会参照书籍标记出相关知识点,推荐每次复习使用不同颜色的笔,以便清晰地识别出问题所在。接着,我仔细整理并分析了错题,重温了一遍笔记,确保每个知识点至少过两遍。到了接近10月底,我开始接触真正的试题,尤其是选择题部分。
在此说明,直到11月底,我都主要集中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以及做选择题。随着前期基础的奠定,此时做起历年真题非常迅速,通常在一个半小时内,我能完成两年的选择题,对答案并进行解析。我记忆中错误并不多,即使政治部分出错也无妨,关键是要对多项选择题做好深入分析。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一直就不错,所以备考期间没怎么复习,就每天用扇贝背一两百个单词,做两篇阅读。没有担心自己的复习,只要保证每天接触英语就好。关于阅读,买的历年真题,也没研究哪份的好,就随便买了几份真题,做了两三遍。其次做了张剑老师的阅读题,黄本的那个,还做了星火的150篇阅读理解,感觉一般。在近考试时,买的《大纲配套阅读理解30天30篇》,每天1-2篇。但是作文,我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我真的是到后期才发现每天背作文的重要性。背作文真的最后几天背没什么用,还是写不出来。所以一定要从一开始就每天保持看作文,我看的就是王江涛作文,背到一定数目之后就可以自己开始写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考古综合"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考察,更是对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深入理解并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比如,了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理解田野考古的工作流程,以及熟悉各种考古遗存的鉴定和分析方法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需花大量时间去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
对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和研究,需有深入的认识。比如,殷墟的发掘、秦始皇陵的研究、马王堆汉墓的发现等,这些都代表了我国考古学的重大成就,也是考试常出现的内容。不仅要这些事件,更要理解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以及对考古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再者,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视。考古工作往往涉及到实地调查和挖掘,这就需掌握一定的野外技能,如测绘、记录、摄影等。虽然考试中可能不会直接考察这些技能,但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析考古资料,提升答题深度。
多读、多看、多思考是提高考古学素养的关键。阅读最新的考古研究报告,关注国内外的考古动态,凭比较和反思,拓宽视野,深化理解。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构建自有的知识网络,对记忆和理解都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