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实际上在接近十月份时才着手准备政治科目,这似乎源于某种莫名的胆量(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之后,我每日投入1至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偶尔还会任性地因未完成计划而忽略它。我推荐尽早启动复习,暑假就可以先浏览一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部分,特别是其中的哲学内容,我个人认为这部分相当需要领会。除此之外,反复背诵、多做选择题训练以及归纳多项选择题中的常见误区是十分必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题目难度逐年升级,所以最好是提前自我挑战,多接触一些复杂的题目,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考试心态。从七月起,我开始研读李永乐的全书,并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整个复习过程。九月期间,我每日专注于660题,完成高数10道选择、10道填空,以及各10道代数的选择和计算题,认真校对答案,这可以算是我的第二轮复习阶段。接着,我每周会进行2-4套模拟试卷的练习,同时结合使用张宇的一千题。随着张宇的8套题和4套题,以及李永乐的8套题陆续出现,不知不觉就到了考试的时候。这样的学习策略效果还算理想,虽然投入的时间比较多。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中等偏上,与政治科目相当稳定。尽管我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欠佳,六级考试勉强过关,但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一定优势,可能是因为我偶尔会浏览英文网站或阅读英文新闻。据我所知,考研英语的挑战不仅限于词汇和语法,还包括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时,即便理解了文章和问题,仍可能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首要任务当然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俞敏洪编写的无序绿皮单词书。实际上,任何单词书都可以,关键是持续记忆,不能懈怠。到了复习后期,主要依赖真题来学习单词,前期则以单词书为主。无需赘言,英语真题至关重要。我使用的是历年真题深度解析。同时,我参考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以便对比和借鉴。我一开始就尝试做真题,从难度最高的2010年开始(成绩并不理想)。这么做是为了表明近年来的试题相对较易,但我们应做好应对最难题目的准备。起初,我在阅读部分犯了不少错误,大约错了七八个,后来我发现我倾向于凭自己的逻辑解题,而非依据文章寻找答案。考研英语的答案必须直接来源于文章,不能主观猜测。经过努力,我在后期将错误控制在五个以内(这是初次做的错误率,之后真题主要用于自我评估)。对于长难句,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翻译题,而在阅读部分,只需大致理解句意即可,因此掌握基本语法足以应对考研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从第二次做真题开始,更重要的是分析,识别陌生词汇,注意常见短语搭配,反思自己为何反复陷入命题陷阱…这些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察觉。至于具体做了多少遍,我没有计数,只是不断地重复训练。到最后,我一看见首句就能大致猜出文章主题和题目。作文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我从九月底开始关注王的作文并进行背诵。我主要背诵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多年的真题,没有额外背诵押题作文,因为我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路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电路理论的基础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这些都是分析任何复杂电路的起点。你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基本定律,比如在解决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的问题时。了解电源模型的转换,如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熟悉并熟练运用各种电路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以及互易定理等。这些定理提供了简化电路分析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处理非线性电路或者多电源电路时,它们的作用尤为突出。凭大量的习题训练,你更好地掌握这些定理,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是电路学科的重要部分。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复数表示法的应用,以及谐振电路的特性都需深入理解。特别是谐振电路,其频率特性和选频作用在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别忘了实践操作。电路设计和实验环节能你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利用实验室设备,亲手搭建电路,观察其工作状态,会你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定期进行自我测试,使用历年的真题或模拟试题,这样不仅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群体,互相讨论,共享资源,也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