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底开始了政治学习,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期是从七月下旬到九月底,主要是全面梳理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通常每堂课后会有少量练习题,我倾向于先自行尝试,随后听取教师的解析来加强理解。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同步进行《1000题》的练习,听完一个单元后配合《1000题》来巩固记忆,因为政治知识点繁多且大多数考生初次接触,很可能前一天记住的内容第二天就会遗忘。通过解题,也能更好地识别出关键考点和易设陷阱的部分。首次做《1000题》时不建议直接在书上写答案,以免影响后续的答题。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纸上记录答案,核对后在书上标记错误的题目,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挑选重点。这一阶段,我对政治的学习时间安排相对自由,通常在感到其他科目疲劳时穿插学习,注重理解性记忆,可作为大脑休息的科目。
十月份到十一月中旬是第二阶段,我依旧侧重于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并结合使用《肖秀荣时政》。这段时间的日程更为规律,早上大约花费1到1.5小时重温讲义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则留出半到四十分钟,重新做一遍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如果再次出错,需要剖析原因,专注记忆涉及的知识点。经过这两轮,对选择题的掌握应该会有所提升。此阶段还可以融入《肖秀荣时政》,闲暇时翻阅几页,书中的重点内容会用黑体突出,其余部分有助于深入理解。时政书附带的选择题最好做一做,因为这些题目按专题呈现,如同微型文章,可能难以抓住考点,通过解答选择题,能更清晰地辨认出考点所在。肖老师的时政题预测非常准确。
最后一个阶段,即十一月中旬到考试之前,主要精力放在准备大题,同时持续记忆选择题考点。大题部分没什么捷径,就是反复背诵,我主要背了肖四及部分肖八,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多背一些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最宝贵的资料就是真题,我在6-7月历年真题我做了第一遍,对于时间紧张及复习规划不到位的同学可以少刷几遍,但是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多刷即便,而且建议大家提前制定好计划!若想做02年改制前真题的同学,可在做完今年真题1-2遍后直接做!做真题建议一套一套做,限制好时间!大概三四天一套真题,包括做完,我当时就是做完再深入理解一遍试卷!做题顺序:作文,阅读,匹配,翻译,完型,这样下来复习很扎实,然后自己要反复刷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等多个领域,这要求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度的理解力。我在复习时,将这些内容划分成了几个部分,逐个击破。对教育学原理,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过程和方法是基础,要能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则需梳理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事件及其影响,形成时间线,便于记忆和理解。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至为关键。至于教育法,了解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特别是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对答题非常有帮助。
我认为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在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时,提炼出关键概念和理论,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我会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这些信息,这样既能提高记忆力,也能帮助我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再者,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做题,我熟悉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规律,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对错题,我会深入探究错误的原因,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办法。我经常和研友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各自的理解,这样的互动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参加一些在线论坛或研讨会,听到不同的观点,拓宽视野。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学会调整自有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