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要想取得优于他人的成绩,无疑需要加倍的努力,因为其投入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如今已是八月,正是启动政治复习的好时机。政治的知识点表面上看似简单,然而真正掌握并运用却并不容易,这一点与记忆英语单词颇有相似之处。得益于老师的指导,我学会了运用理解性方法,减少了机械记忆的工作量。普遍来说,多项选择题是大多数人的难点,而应对之道就是不断练习,多做题目,通过反复回顾提高准确率。我自己完成了1600题集(作者已忘)和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书非常出色,包含了详细的选项解析),以及任淑芬的序列二,尽管初期正确率堪忧,但这正是必经的过程!特别是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肖秀荣、任淑芬、徐之明等名师的最后几套模拟题,一定要买来完成并背诵。不要纠结于是否能押中题目,就像高中时的每月测验,我们从未依赖过押题,只需视作模拟考试,每多做一套,你就比他人多一分实战经验。对照答案,深究自己的错误,相信你的能力会显著提升。切勿忽视真题的演练与分析,它们才是你考试的根本所在。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时间都是安排在上午,上午时间除了背诵一点需要记忆的东西外全都属于数学,暑假的时候中午休息完也会再刷一小时数学题,基本上每天5小时+做数学。我的整个复习重心也是放在了专业课和数学,相比之下英语政治给的时间很少,这从我的成绩中也能看出来⊙_⊙,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要相信,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数学要把《18讲》过一遍;线代、概率强化可以在暑期7月份搞定,但6月前还得适量练题,它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简单,并且今年考研数学可能加大难度,如果掉以轻心,后期这两门进行拔高,时间不充足。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到暑假的时候开始上真题,真题是其他模拟题都代替不了的。英语真题都是精华,一定要仔细研读。我看的真题是黄皮书的,觉得他讲的特别细致,确实不错。第一遍用铅笔做,也是掐好时间,下午做,晚上订正。然后可以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消化各种题型,词汇,语法等,一个星期一套就可以了。做完就把铅笔印涂掉,准备第二遍做。然后再往下做就知道怎么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你需深入理解开环与闭环系统、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频率域和时间域分析法。对这部分内容,我个人建议多做实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要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和根轨迹法。拉普拉斯变换是控制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它使得能在复频域中处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问题。根轨迹法则是一种直观且实用的设计方法,凭绘制根轨迹,直接看出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对这两个部分,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
再者,PID控制器的设计是考试的重点。理解比例、积分、微分三个部分的作用,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进行系统校正,这是每个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法、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等也是考察点,虽然难度较大,但你能理解并应用,会为试卷增色不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学习的,别忘了动手做题和模拟实验。尝试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