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时间有限,我主要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将政治复习安排在了九月大纲解析发布后。我使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就会完成相应部分的习题,并查找每一个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在做完这套题后,我转向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和试题。此外,我还进行了肖秀荣最后四套卷和任汝芬最后四套卷的练习。政治科目的内容极其丰富,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和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缺乏足够的词汇量,我一直未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首要任务便是积累英语单词。从八月末开始,我便着手使用红宝书来学习单词,每天全力以赴地投入一个上午的时间。相信“勤能补拙”,我将整本书抄写了一遍,就连那些我不太熟悉的单词释义句子也挑选着抄录下来。此外,红宝书附带的一张光盘包含所有单词的发音,我把它们导入了MP3,在日常行走时反复聆听。背诵单词后,我会跟随着MP3进行默写以巩固记忆。单词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前期记住的单词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遗忘,于是我在刷物理、化学和有机试题感到疲惫时会随手翻开复习,以此强化记忆。一旦我对单词有了扎实的掌握,做起阅读理解就会轻松许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这门课程需理解并掌握各种主要的社会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如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主义等。关键在于深入理解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分析中。我建议,首先要精读经典文献,把握每种理论的核心思想。凭做笔记和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形成自有的理论框架。关注社会热点,尝试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去解释,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门课涉及到统计学基础、调查设计、实验法、定性研究等多元化的研究手段。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是两个重要的环节。理解上,要清楚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优点与限制;应用上,需动手实践,比如凭模拟研究项目,练习数据分析,或者撰写研究报告。对统计学,理解公式背后的含义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利用R或SPSS等软件进行实操,更直观地理解统计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参与学术讨论和阅读相关论文十分有益。这不仅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锻炼自己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定期自我测试,如做历年真题,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