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法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专攻文科,因此对政治这类文科课程有一定的复习基础。我大约在8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采取分阶段的任务来全面提升。初期,我只是浏览肖秀荣的1000题,专注于单项选择题,通常在一天的学习疲劳时段抽出20-30分钟来做题。我会略记一些关键知识点,并且务必标记错题,红色笔迹尤为醒目,有助于后续复习。对于复习资料,不必过于追求整洁,多做标记是很好的策略。整个8月,我的目标是完成所有政治题目的单项选择。
到了10月中旬,我开始搭建基础知识框架,使用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来整理知识网络。接着,我深入研读《肖秀荣1000题》,快速完成单选和多选,然后对比其他答案解析,理解的焦点应放在知识点而非单一题目上。将解析中不熟悉的部分记录在题目旁边或笔记本上,就像错题集一样,实际上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此时,正确率无需太在意,因为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梳理,犯错是常态。
系统性地复习政治知识点通常需等待大纲解析发布,但去年它较晚推出,我记得是在9月份。在此之前,我已阅读了任汝芬的序列一,粗略翻阅了两遍,所以进度较快。哲学部分尤其耗时,但我有幸得到老师的指导,进展顺利。大纲解析至关重要,务必认真对待,在考研前至少要精读3-4遍。在此期间,可以穿插做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的多项选择题,因为它们难度较大,建议结合知识体系来解答,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升论述题的表述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简单地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初期阶段,我专注于记忆词汇,并学习了大量的复杂句子解析方法,同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训练。对于作文,我在11月中旬启动了准备,首先熟读并背诵了王江涛推荐的十篇高分真题作文。进入12月,我每天都坚持写一篇作文,不论什么主题,都要尝试去构思和写作。起初的两次尝试确实非常困难,修改作文时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但在大约第四篇的时候,我突然领悟到了一些门道,之前背诵的文章在我脑海中融会贯通,我能自如地变换句型,考场上的我并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却能流畅地挥洒文字。可以说,正是作文这一环节,让我的英语总成绩有所提升。总的来说,关键在于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不断练习写作,不断地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综合法语”,这门课程不仅测试语法基础知识,还考察阅读理解、听力理解以及书面表达能力。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词汇积累和语法结构的理解。每天都会定时阅读法国原版书籍和新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我会用法语记录生活,以此提升写作技巧。听力部分,我会凭听法语歌曲、看法语电影和新闻来锻炼,尤其是要训练自己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翻译与写作”是我投入最多精力的部分。翻译需理解和创造,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具备好的文化背景知识。我推荐使用中法对照的文本进行练习,先尝试自己翻译,对比原文,找出差距并反思。我还参加了一些在线翻译工作坊,凭实践不断提升。写作方面,除了基本的句型结构和修辞手法,我更重视思想的深度和逻辑的清晰。我会定期写论文,导师批阅,不断改进自有的论证能力和论述逻辑。
这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我对外语学习的全面认知。在复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我,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输入和输出,只有凭不断的读、写、听、说,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在面对挑战时,我也学会了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备考期间,我经常提醒自己,挫折只是成长的一部分,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我,只要用心去学,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