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主攻的是肖秀荣的三本强化教程,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结合1000题来梳理全部知识点。由于我个人容易在阅读时感到困倦。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我就转向以解答选择题为主,此时会借助风中劲草的知识点部分进行辅助。尽管这些题目全面,但可能缺乏特定的针对性。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后,我会持续回顾错误题目以巩固。接下来,就是等待肖秀荣的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以及任汝芬等知名教师的最后四套卷,每日一套保持手感,同时为其他科目预留更多时间。考前一周,我会全力以赴地背诵四套卷中的大题预测。
考研数学方面:
首要任务是逐题仔细研读整本书的内容,然后建立一个错题本,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你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会重复出现,所以时不时地回顾一下。接下来,深入剖析历年试题,如果你发现完成一套真题仍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将它当作模拟测试来对待,全力以赴并深度分析。如果真题对你而言过于简单,不妨尝试一些模拟题,以挑战自我(确保选择难度适宜的题目,既不太难也不太易,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你的数学水平)。
考研英语方面:
我必须强调这一点,因为我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得太滞后了,希望我能给后来的同学们敲响警钟。我曾经错觉自己在英语方面还行!!我一直觉得我只是忘记了词汇,对于语法规则我可是了如指掌,只要重新背单词,英语水平就能恢复!!然而,整个八月份,我都在默默背单词,却迟迟没有动手做阅读练习!到了九月中旬,我买了本阅读理解,发现难度颇高,做起题来仿佛之前背的单词都派不上用场。所以我强烈建议你们边做阅读边记忆单词!!光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特别关注阅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这些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当时我并未察觉这一点,只是一味地抱怨教材太难,每天皱着眉头硬着头皮做阅读,两本书的挫败感让我开始质疑自己的英语实力。于是,我加大了这方面的学习力度,最终考试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真心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复习!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教训惨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材料科学基础”,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晶体学基础、相图分析等。你需深入了解固体材料的构成,如原子间的键合类型,以及这些键合如何影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晶体学的基础知识,如晶系、晶面指数和布拉格定律,是解析材料微观结构的关键。
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需配合实验和案例来深化理解。例如,凭观察和分析实际材料的相图,你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模拟实验也是个好方法,如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材料性能模拟,能帮助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材料反应过程。
再者,关注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材料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不仅能够拓宽视野,也可能为答题提供独特的视角。
复习策略也很重要。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是巩固记忆的有效方式。你制作思维导图,将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做题练习必不可少,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