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初期,我研读了肖秀荣教授的《精讲精练》(次年使用《大纲解析》)、《1000题》以及他的《历年真题解析》。此外,我还借助徐之明的《逻辑图解》进行学习。进入中期阶段,我以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为蓝本,专注于背诵选择题的关键考点,并通过蒋中挺的《客观题应试宝典》来掌握易混淆的知识点。到了复习后期,我投入大量时间背诵大题和模拟试题,利用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徐涛的《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题》和阮晔的《四套卷》作为资料。对于大题的备考,我还参考了徐涛的《考研政治必背20题》,其内容十分精炼。整个政治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1000题》了解基础知识以应对选择题,然后背诵笔记来牢记所有基本知识点,最后则是准备主观题的大题。
对于那些对政治感到困惑的同学,比如我这个理科生,特别是对马哲政经感到吃力的,我不建议等到《大纲》发布才开始,而是推荐直接从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入手,每读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可以尝试今天阅读一章,第二天完成对应的习题,以便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并巩固记忆。一开始,错误在所难免,尤其是马哲部分,由于难度较大且题量多,可能需要每天一章。而毛中特和近代史可以尝试每天两章,如遇到章节题量过大,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绘制逻辑图或思维导图会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点。
完成第一轮《1000题》后,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题,理解出题模式和考查重点。接着快速重做《1000题》第二遍。当徐涛的《冲刺笔记》出版时(大约在十月中旬),每天背诵一至两章。我个人偏好《冲刺笔记》,因为它对易混淆知识点做了很好的归纳,版面简洁,内容更加精炼,使得背诵更为高效。背过一轮后,再次做《1000题》,你会发现错误明显减少,甚至无需查阅书籍就能解答。此时,你可以同时进行第三次《1000题》的练习和第二次《冲刺笔记》的背诵,这将为后续的模拟题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时间有限,可以省略第三次《1000题》的练习,不过我当年连第二次都没完成,导致后来模拟题中出现许多错误,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整理错题,因为知识点不够清晰。
鉴于我当时的时间极其紧张,所以提前准备至关重要,以免留下遗憾。即使我没有完成三次《1000题》的练习,但我非常认真地背诵了《冲刺笔记》,尤其是那些易混淆的知识点,我相信这是我取得较好政治成绩的关键。政治中有许多需要对比记忆的相似知识点,多次回顾,确保不再犯错。
考研数学方面:
在6月至9月期间,我将再次研读《复习全书》,特别关注并解决之前标注的难题。同时,我会专心致志地完成讲义中的示例题目,之后可选择做一些《660题》的选择题,每日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在这个强化阶段,数学的重点是记笔记,回顾笔记,完成张宇的18讲和9讲,以及实践历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感觉自己英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始做真题。真题我做了三遍以上,真题不是光把答案弄明白就算完了,一定要把阅读理解上的每一句英文(原文+选项)都要弄懂,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为什么不选这个选项,都要弄清楚。真题最好从远到近的做,如果感觉自己英语基础很差的同学,可以多写写作文,让人帮助修改,一篇作文多次修改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强单词的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设施规划与设计”是一门融合了管理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的综合性课程,它涉及到工厂布局、物流系统设计、生产计划等多个方面。理解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例如,你需明白设施布局的目标是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物料搬运,提高效率;物流系统设计则关注如何凭有效的运输、存储和信息处理来实现供应链的最佳运作。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材并不仅仅是看文字,是要尝试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模型和算法。比如,你尝试解决一些实际案例,如设计一个仓库的布局,或者模拟一个生产系统的运行,这样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理论。
,对这个科目,数学工具的应用也非常重要。线性规划、网络分析等运筹学方法是解决设施规划问题的有效工具,你需扎实掌握这些基础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多做一些相关的计算题,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也是必要的。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参加研讨会或论坛,你了解到行业内的最新趋势和发展,这对深入理解和研究有极大帮助。
我强烈推荐团队学习。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既相互解答疑惑,也能激发更多的思考。有时候,别人的一个视角可能就是你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