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好像在十一月左右我开始了政治理论的复习(尽管我不推荐这种安排),那时候我一边研读精讲精练,一边几乎完成了1000题。关键在于掌握基本知识点,但坦白说,我发现自己连基础知识都没能牢固掌握。短时间内消化这么多内容显然不现实,我意识到我的方法存在问题,我只是急于完成任务,关注大体框架,却忽略了具体细节。做肖四肖八时,我依赖模糊的记忆和一点点机智,选择题成绩还算过得去,我就误以为自己水平不错,实际上远远不够。主要原因就是起步太迟,我强烈建议你们尽早开始,最好从暑假就开始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在暑假前夕,我投入了一段时间记忆英语单词,随后在暑假期间开始了阅读练习,每天都预留了下午的时间来复习英语。阅读是关键,需要不断重复练习,并且要自我梳理思路,记录不熟悉的词汇。我个人体验下来,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难度相仿,我使用的是黄皮书作为参考资料,觉得非常实用。大约到十月份时,我开始深入研读,特别是专注于语法学习,一旦掌握了,处理复杂的句子就变得轻松多了,主要就是识别单词的意思。对于作文,我依赖于老师的讲义,每天都背诵并默写一篇文章,后期我自己构建了一些写作框架,在考试中派上了用场,这样能有效节省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社会工作原理”,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福利政策、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等。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至关重要,因它们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我建议大家首先要通读教材,对每个概念有基本的理解,凭做笔记和画思维导图来梳理框架,加深记忆。关注国内外的社会工作实践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社会工作实务”则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这不仅需熟悉各种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还要了解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我推荐多阅读实务案例,尤其是苏州地区或者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实例,这有助于理解在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如何进行社会工作。模拟实操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比如设计一个虚拟的个案管理过程,这样能提升实务能力。
在复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发现定期回顾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我常常会把学习到的知识点做成卡片,利用间隔重复法进行复习。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碰撞出新的理解和思考。保持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也是必要的,因很多试题都会结合当下社会问题进行考察。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理论还是实务,都需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助人自助。带着这样的初心去学习,你会发现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