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与多选题主要考察的是大纲所涵盖的知识,偶尔会涉及一些时事。大纲是掌握具体信息的关键,我可以保证,它绝对是核心所在。你只需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各个章节的重点,毕竟在政治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哲学部分稍显深奥,但大纲已经清晰详尽地列出了大部分内容。你的任务是反复阅读,逐渐熟悉,接着按照重要性记忆。后期,推荐尝试自行梳理每章的框架,用不同层次的括号标注重点,这样能帮助你理解知识结构,并能根据这个框架复述每一个知识点,这就是将书本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的过程。这无疑需要一定的自我学习和总结能力。
对于主观题,首题通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要求用理论解释实例,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遵循大纲,这是固定的答题模式。接下来的题目可能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治理、改革、文化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关联、道德与法律等主题。解题方法是首先读懂材料,迅速找到大纲对应的点,结合材料内容阐述,进一步结合现实进行拓展,并加入个人的观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还是不会,实在不行了问老师。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指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之前上课的笔记翻翻,不想做,只看解题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你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那么最好即刻开始提升,不必急于求成,可以从每天构建一句句子开始。广泛阅读优秀的范文,不断操练,并及时反思总结。对于那些号称“万能”的模板,应持谨慎态度,避免过度依赖。一篇好的作文应该(1)确保语法、拼写和标点无误,词汇运用得体;(2)遵守特定文体的要求;(3)布局谋篇合理,保证内容连贯一致;(4)依据写作目标和预期读者,适当地选择语言风格和语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电路分析基础至关重要。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BJT和MOSFET,需深入了解其内部机制和特性。放大器的设计和分析,包括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电路,以及负反馈放大器,是模拟电路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多做习题,凭实际计算来巩固理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关注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等。理解布尔代数,它是解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关键工具。要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门电路的性质及应用,如AND、OR、NOT、NAND、NOR等。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器等,以及时序逻辑电路中的寄存器、计数器等,都是考试的热点。对这些,不仅要理解工作原理,还要能进行逻辑设计和分析。模拟实验,凭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数字电路的实际运作。
再者,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都要注重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这是解题的关键。培养好的电路思维,学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地分析问题。
我要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并重。除了课本,参考书和网络资源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多做一些历年真题,了解命题趋势,熟悉考试模式。条件允许,尝试参加一些电子设计项目或实验,这将大大提升实践能力和应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