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个人觉得大纲还是很重要的。风中劲草也是非常经典,一定认真去做。最后的背诵我用的是肖秀荣的那本,我觉得选其他的应该差别不大。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是采取尽可能的多做一些模拟题的客观题,查漏补缺。主要用的是风中劲草知识点,反复看,不会的反复背,在肖4出来前你要做的就是搞定选择题,大题我完全靠肖4,今年算是没有让我失望。肖8重选择,肖4重大题。政治的学习就一个字,背!主观题背诵的话是以肖秀荣四套题和任汝芬四套题为主。当然后面我觉得专业课和政治都要背诵,脑子都不够用。。不过还是尽力的背。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这使得复习过程可能会较为顺畅,但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考研英语不包含听力测试,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它对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显著提高,这部分占据了极大的分数比例,无疑是复习的核心。其他如新题型、完形填空、翻译等虽然各有特色和特定的解题技巧,但本质上仍离不开基本的语言知识。因此,在备考英语时,首要任务是牢固掌握词汇,包括其原意、引申义乃至生僻含义。其次,需要精通各类句子结构,我个人推荐以历年真题作为练习材料,因为它们的数量足以支持我们进行全面的复习。再者,要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答题,这其中需要许多策略,我建议购买一本黄皮书参考,会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涵盖了从古至今全球各地的艺术发展历程。复习时,我将历史时间线作为主线,按照地域划分,例如中国古代美术、欧洲文艺复兴等,进行深入研究。对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我都尽量理解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例如,宋朝的山水画反映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意大利文艺复兴则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兴起。利用图片对比分析,加深对不同艺术流派特色的认识。我还经常做笔记,整理重要艺术家和作品的信息,这对记忆和理解非常有帮助。
"艺术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它涉及到艺术的本质、功能、形式以及审美等方面。我建议大家首先要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比如艺术的定义、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鉴赏的方法。阅读一些经典的艺术理论书籍,如黑格尔的《美学》或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这些都能提供丰富的思考角度。在理解理论的,结合实际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使理论更有生命力。我习惯将学到的概念和理论应用到我熟悉的艺术作品中,这样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讨论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参加了几个学习小组,定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这样的互动使得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也我在解答他人的疑问中深化了自有的理解。
我认为,无论是"中外美术史"还是"艺术概论",都不能脱离实践。参观博物馆、画廊,亲自接触艺术品,能更好地感受艺术的魅力,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我鼓励大家在学习之余,多去欣赏艺术,自有的心灵与艺术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