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小学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十月份开始每天晚上看一部分,大概二十多天看完了大纲第一遍,然后就在每天晚上做肖秀荣的1600题,做错的题在大纲中找到出处,这么做完一遍也就十二月份了,对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用了一周时间看了一遍之后,就开始读第二遍,基本上也就是一周左右读一遍,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关于背诵的事情,我一直很抵触背诵,后来发现其实看书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看书学习其实就是从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不知道,到你知道你知道,再到你不知道你知道的过程,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我认为文科的学习方法不应该是背,而应该是多看,没看一遍就有新的收获,每一次更深入的理解都更帮助了自己对内容的记忆,这才是所要达到的目的。我的政治复习就是读,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再看点选择题,进了一月份就只剩两周时间了,买了20天20题结合核心考点有选择性的背了一遍,记住的都是大概和理解,就这样参加了考试,考试那天因为没把握好时间,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问都没有做(10年得政治大题只留了很小的空,我考完还有十几分钟没事干,而11年得政治题答题纸变了,每一道题空的位置几乎是10年得二倍还要多,造成我前面写的太多后面没时间了),考完都要崩溃了,觉得自己不争气连题都没写完,然后因为重要的还在后面才调整心态,哎,现在想想真的太不容易了。政治算是我投入最少但是结果还不错的科目了,我是从9月份开学正式开始复习政治的先是看精讲精练,配合着精讲精练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这会不用急着背,反正过几天也会忘掉,只需要熟悉一下知识点,我是保持1~2天1章的速度,有的章节只需要快速翻一下就好,有的需要重点识记,肖老爷子会提醒大家哪些是重点章节的。做完1000题之后可以看一下风中劲草,这上面的知识点比较明确,我后期基本都是在看这本书,八套题出来之后做了一下选择题,看了一下主观题。可以这么说,1000题是用来搞定选择题的,而最后四套题是用来解决主观题的,考前我就只背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试卷发下来肖老爷子全部命中,最后四套题就是让你无论遇到什么题目都能有话可说,所以在这方面我是十分的信任肖老爷子。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一直不算强项,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重视过英语,总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四月份的时候,我已经把考研核心单词背过一遍,单词推荐俞敏洪编著的小红书,以及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背单词是每天的必修课,开始的时候或许很慢,一天背诵50,慢慢的一天100,200,到后期就很快了,三天就能把核心词汇过一遍。(一定要把容易忘记的单词拿个小本摘抄下来,反复背诵,直到完全记住)不需要把单词书上的所有单词都记住,把核心单词都搞懂就够用了,当然基础好的话就接着往后背。语法推荐何凯文的长难句,。历年真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提升成绩的关键,留近两年的真题复习后期做模拟考试,其他的要多做几遍,要把多有的单词长难句搞懂.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教育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我注重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理解各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的"教育功能论"和"教育目的论"等,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教育史则需把握各个时期教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人物的思想。对教育心理学,我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教学策略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凭阅读教材、做笔记和进行案例分析,我对这些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心理学基础”是我备考的重点之一。这门课涉及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内容。我建议先从理解基本的心理过程如认知、情绪、动机开始,再深入了解个体的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这些都是必考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还推荐做一些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解析,这既能提升理解力,也能提高答题的深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主动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要积极思考、提问和解答。我会定期自我测试,比如制作思维导图,模拟试题,甚至和同学一起讨论,这样既检验了学习效果,也锻炼了解题能力。保持好的学习习惯也很关键,比如定时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