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最佳的政治理论学习起始时间是7月,过早可能会导致记忆不牢,而太迟则可能造成记忆困难或需要大量额外时间。规划时,应根据个人打算复习的次数来设定每日的学习量,比如按页数分配。不推荐依据每天设定的学习小时数来规划,因为若仅规定一小时学习政治,要么难以确保学习质量,要么可能导致进度滞后。
考研数学方面:
从春季的三月起,我就着手数学复习,构建个人的学习框架和解题策略,并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以备后续查阅。同时,建议各位扎实根基,我自身的阅读速度较慢,所以我仔细研读每章的例子和练习题,直到七月才完成第一轮学习。接着进入七八月,我开始接触历年试题,到了十一月的关键冲刺期,我会每日投入约一个半小时专注于数学,保持解题敏锐度。此外,我专攻660题的选择部分,确保理解每题背后的含义。对于数学而言,关键是彻底掌握真题,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因为真题无比关键,需要多次重复练习,直至熟悉其内在脉络和解题策略。务必脚踏实地巩固基础,对待每一道题目都要用心专注。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第一遍复习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每篇阅读都进行翻译,这一点虽然辛苦但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很怵头长难句和翻译题,你如果把真题中的每篇阅读都翻译过一遍,你对那些翻译长难句就会豁然开朗的。另外在做阅读的时候可能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方法,我觉得考研英语可以先看题干(不要看选项),然后去文章中找答案,这样比较快捷准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二”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如消费者、企业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在微观部分,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是核心内容;在宏观部分,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等是必考的重点。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供求曲线分析市场均衡至关重要。深入理解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最优决策是得分的关键。对宏观经济学,理解宏观经济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式,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其对就业、价格水平的影响是基础。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概念和理论逻辑串联起来。大量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回顾和总结,及时查漏补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阅读经典的经济学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或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帮助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
对复杂的模型和理论,我会尝试用图表或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记忆和理解。例如,用供求图解释市场价格的形成,用家庭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明消费者选问题,这些都能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要保持对经济学的热情和兴趣,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备考过程可能会枯燥,但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发现经济学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应对考试,更在于它能帮你解读世界,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