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10月,每天1小时,做1000题第二次的错题,买了风中劲草(这是根据新大纲编的,精讲精练出的比较早所以可能有些地方和大纲不一样)。11月份:教材第三遍或者看肖老师的那本浓缩版教材。这个时候只看重点就好了,1000题第二遍,全部做,因为之前做对的题肯定有靠猜测的,这一遍是为了排查。时政差不多出了,每天安排时间看。12月份:半个月的时间把1000题中的错题做一遍,同时回归教材,八套题每天一套,争取吃透,尤其是选择每一套都很重要,八套题的大题可以不看。此时各个机构都会陆续出时政相关的练习,可以多做几套,真题中除了最后几道选择是纯考时政的,其他题目也会有所涉及。下半月20天20题和最后四套题差不多出了,背就行,不论大题还是选择,背的越熟越好。是的,只有这个阶段才要求背诵,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一直背到考前就好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复习阶段,我担心自己会有些遗漏的地方,就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高数,你值得拥有!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很多解题技巧要好好做笔记,别漏了题型!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12月一整个月我都在做真题,我先做了05-15年的真题,一天一套,做完对答案,总结错题。如果前期工作到位,几乎每套题2-2.5小时都可以做完,所以前期工作真的很重要。然后一天复习这十套题中的错题,然后开始按倒叙做95-04年的真题,还是一天一套,大概做到20号,接下来的一天复习错题。考前两天做了两套张宇的4套卷,如果有能力,真的推荐大家做一下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据说今年有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评估我的英文水平还算不错,因此我没有在这项技能上下过多功夫。大约在八月中旬,我开始了首篇考研阅读。接下来的一个月,即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我完成了150篇基础篇的练习,用的是十年前的版本,每天处理两篇文章,同时解决词汇问题,这样的下午时光便悄然流逝。进入九月中旬到十一月,我研读了张剑的真题集,并觉得颇有收获。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我挑战了12年的150篇基础篇,设定每70分钟完成四篇阅读,错误率通常在1到6个之间,平均下来是3个,我觉得这个表现尚可接受。此时,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写作部分。在这个阶段,我对真题进行了第二次回顾(第三次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两次之后大部分答案已经牢记于心,但新词汇必须全部掌握)。最后,在十二月到一月间,我购买了《最后5套题》和何凯文的《最后8套题》来进行全面模拟测试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路这门课程,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电路理论的基础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并联与串联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在理解这些概念时,切勿死记硬背,是要尝试凭实际电路去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比如,你自己动手搭建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观察电流、电压的变化,这样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定律。
深入学习网络定理也是必要的。如Nodal Analysis(节点电压法)、Mesh Analysis(网孔电流法)以及超级定理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掌握这些定理时,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灵活应用到不同的电路中。
再者,交流电路部分需理解阻抗、相位差等概念,掌握RLC电路的特性,尤其是谐振状态的理解和计算。这部分内容可能相对抽象,凭画出复数阻抗图来辅助理解。
,动态电路的学习是难点之一。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的分析,特别是时间常数的概念,需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熟练掌握。解这类问题时,理解电路的时间响应过程,知道如何从初始条件出发建立微分方程是关键。
电力电子和数字逻辑部分虽然不是所有学校的必考内容,但有机会深入学习,对专业素养提升大有裨益。了解基本的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掌握开关电源、逆变器的基本工作方式,以及理解布尔代数和基本逻辑门电路,都能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多做多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复习,整理错题,不断巩固和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