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进入十一月,我开始了第二轮复习,主要集中在解决历年试题。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来练习,完成了选择题部分。虽然我没有足够的时间解答主观题,但我会思考并记录答题思路,因为我认识到实际写作与构思是不同的体验。期间,我还购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和《形势与政策》。前者对我而言效果有限,而后者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肖秀荣教授在他的公众号上会发布最新的时事内容,直至十二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考试题目。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大家不应过度依赖所谓的大胆预测,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接近考试时,我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背诵肖四(至少在我所见的情况下,图书馆外每晚都有成群结队的同学站立着背诵,景象十分壮观)。诚然,肖四对于主观题的解答提供了素材,背诵它确实很有帮助。然而,我们不应以押题的心态去背诵,误以为只靠肖四就能万事大吉。
考研英语方面:
持续积累词汇是学习的基础。初期阶段应重点记忆单词,因为足够的词汇量是理解阅读的关键。同时,每日坚持阅读练习以保持语言的敏锐度。早晨可以在背单词之前进行晨读,可以选择阅读历年真题的文章。对于一般水平的学习者,单词至少需要复习5至6次,听说有人甚至重复了十多次,而基础较好的人也应该尽可能多地熟悉单词。6月至8月期间,重点关注阅读、翻译和词汇,其中词汇的学习不能间断,每天都需复习。翻译部分,每天处理两句即可,至于阅读,第一次做完后要再做一次,第二次主要是探究解题策略和正确答案的特点。建议准备一个错误集锦本,将做错的阅读题目记录下来,分析题型(如推断题、细节题或词义猜测题),然后详细分析每个选项为何正确或错误,并找到相应的文章句子,梳理思考过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心理学基础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科目,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和心理测量学等多个领域。这要求不仅要掌握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还要能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普通心理学,我认为理解和记忆是关键,要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和应用,如感知、认知、情绪等基础知识。关注这些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实验心理学部分需理解并能够设计和分析实验。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随机化的重要性等。熟悉常用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ANOVA等,并能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这对分析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心理统计学是许多考生感到困难的部分。你需熟练掌握描述性统计(如均值、中位数、方差)和推断性统计(如假设检验)。推荐使用实际数据进行练习,这样更直观地理解各种统计量的意义和作用。
心理测量学涉及到的是如何评估和解释个体的心理特质。理解信度和效度的概念,以及不同类型的测验(如智力测验、人格问卷)的工作原理。学会如何批判性地评价测量工具的质量,这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课本,参考书和讲义也是很好的资源。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提升解题速度。遇到难题,不要害怕求助于老师或同学,讨论和交流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
复习过程中,定期回顾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梳理清晰,也定期进行小测验,巩固记忆。坚持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自己,付出会有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