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个人觉得政治选择题目略难,大题的题目也是越来越活了,也可以看出来命题的趋势,就是跳开热点,越过各种押题。选择题,我觉得一定要把大纲对照好,做题,1000和肖秀荣的书你就做吧,第一遍在于识记,然后做题,一定要把不会的和理解偏差的分开,这样便于后来的复习。当然肖秀荣的世界政治形势这本书非常重要,还有考前的练习。我觉得我第一年总结下来的教训是,不要依赖押题卷,要学会自己的分析,马原和思修是必得分的,只要功夫到绝对没问题。我练到后来就是一拿到文章我就可以准确的指出考得点是什么,然后是史纲,这个我觉得要有线条感吧,把重点放在意义还有内容上。毛中特虽然有部分与史纲重合,但是你复习起来就会发现角度是不同的,我给出的意见是,你一开始不会答的时候就看答案,把答案分成两个部分,大题一定要多准备,今年好多人就栽跟头了。。。。因为大题的命中率今年很低。。。而且即便是押中了,你也有可能得不到分,我就是这样,第一年考的时候我觉得考得我都背了,但是我失利了,我的大题除了历史那道我觉得不太会答,其他的答得很有条理,这也是我可以给大家提供的经验。总得来说就是,你的投入和产出成正比,不要绝望,更不要妄想平时练不多,考试的时候就能选对,不断的总结,不会的可以跟边上的人一起讨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渐渐的你理解选项的考点就强了,一定要越细越好。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基础很关键,我大概是暑假前过完一遍教材,主要是做例题和部分课后题。暑假过后,九月份开始做真题,大概是一天真题+改错,一天刷全书第二遍,大概十月中旬的时候完成。过后两个月就是疯狂做模拟题,附带着再来一遍全书,做题的时候全书、错题本(我的错题本上很少记具体的错题,多数是记具体的套路,比如常数C的几个易漏点这些)、教材(这个如果太重了,可以回寝室再查阅,尤其是线代的几个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要求,但是便于理解和记忆)尽量带在身边,一道题可以举一反三,并把相似的题归类到同一页里,然后提炼出类似题目的套路。
考研英语方面:
自八月暑假期间起,我专注于撰写作文,大约全力以赴地完成了30篇左右。自我感觉准备得相当充分,然而在实际考试中却表现欠佳。关键症结在于草稿环节,平日练习时忽视了控制打草稿的时间,结果在考场中发现时间流逝过快,导致心态失衡。因此,我建议各位在日常练习写作时也要设定时间限制,避免滥用时间,这确实是个应改正的不良习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是理解电子系统运行基础的重要桥梁。在复习时,我将《电路》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网络分析法和动态电路分析。
1.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这部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等基础知识,是所有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能够帮助对简单电路进行分析。我建议大家凭做大量的基础题来巩固这些知识,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2. 网络分析法: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电阻串并联计算、电源模型变换、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等。其中,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主要工具,需反复练习,直到能够灵活运用。我还推荐使用MATLAB或类似软件进行模拟,以加深理解。
3. 动态电路分析:这是电路课程的一个难点,涉及到暂态过程和稳态过程的理解,如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等。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解非死记硬背。例如,理解为什么会有超前滞后现象,不是只公式。做题是提升能力的关键,不仅要做课本上的习题,还要广泛涉猎其他教材和参考资料,不断挑战自我。
我还发现,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非常有效。每次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解决一个难题后,我会立即整理成笔记,这不仅有助于记忆,也能帮助我发现自有的薄弱环节,及时补足。
团队学习也是我强烈推荐的方式。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既能激发思维,又能互相激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