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运输经济与物流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看书超级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所以每天用在政治上的时间大概是3小时,早上2小时,晚上1小时,看15-20页的红宝书,然后看完一章就做配套的1000题,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回到大纲上找到对应的依据,用不用颜色的笔画下来,这一遍做的时候千万记得用纸写,不要写在书上,因为你还要做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考研数学方面:
我将考研复习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对课本的学习。从五月劳动节后开始,我一边研读课本一边做配套练习,直到七月中期完成了第一轮。接着,暑假期间我启动了复习全书,由于初次深入学习课本并辅以老师的指导,我看全书时并未感到太大的困难。我记得在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错误率极低。我对全书进行了细致的章节式学习,每个问题都亲自动手计算,不仅要理解,更要确保解答正确。原计划45天内完成第一遍全书,但最终延迟了一周。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全书的难度比真题稍高,但它设计得很好,想要在数学上取得优异成绩,至少要看两次。九月结束第一遍全书后,我在十月月中旬前开始了第二轮,并同时完成了660题。660题强调概念,易设陷阱,难度适中,完成并吸收这些题目有助于后期的冲刺。从十月下旬起,我每两天做一套真题,到十一月初已完成大部分,随后花一周时间整理并反思错误。从十一月下旬起,我重新回到全书,结合真题构建知识框架,然后就是最后的两套模拟试题演练。关于这个时间表,我建议你们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调整。起初,我每天大约用半天时间复习数学,后期减至三小时,十一月下半月则缩减至约两小时,主要因为政治复习占据了更多时间。总结来说,课本读一次,全书读三次,真题做两次,模拟题一次,每次完成后都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分析不足之处。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只能说是一般。在大学时期,我没能好好把握学习英语的机会,如今回想起来,确实感到有些懊悔。毕竟,拥有一口流利的口语或出色的翻译技能,在面试研究生项目或者求职时都能大大提升个人的竞争力。翻译技巧其实不必刻意强求,只要你通过大量阅读打牢基础,然后专心致志地操练过去十五年的翻译题目,理解其正常的语序以及如何将长句精炼成短句。每一句翻译的评分是两分,分为四个评分点,每个点为半分。通常来说,一个正确答案会包含一个小句,而答案往往由四个小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推敲如何断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主要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市场机制、消费者行为、生产者决策以及市场均衡等概念。你需深入理解供求理论,掌握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垄断、寡头垄断等各种市场结构中去。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策略选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宏观经济学,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理论,GDP、CPI、失业率等重要指标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这些指标,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如IS-LM模型和 Mundell-Fleming 模型,也需有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经济学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只有真正理解了背后的原理,在复杂的题型中找到解题思路。我会凭阅读教科书、看相关的研究论文,甚至观看一些经济学家的讲座来深化理解。做大量的练习题也是必要的,这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我建议大家构建一个自有的知识框架。每一章学习完后,尝试用自有的话概括主要内容,形成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也能在复习时快速定位知识点。
一定要关注时事经济新闻。很多考试题目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考察,理解和分析当前经济现象,能够提升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