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第二次复习阶段,我兼顾着快速通读《大纲解析》,以巩固记忆,同时疯狂地解决肖秀荣的1000题集。初次做题时,我会把答案写在纸上,因为仅仅做一次并不足以见效,需要多次重复。到了第三次重做时,我才直接在书上标记答案,那时我发现错误率已显著下降。我想强调的是,关键不在做题的数量,而在于质量。完成1000题后,我决定购买一本风中劲草,它的彩色页面和分门别类的重点标记使阅读体验极佳,对于后期的背诵特别有帮助,能让人一目了然。不过,我要提醒各位,千万别让参考书混淆你的思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模式至关重要。大约从11月中旬起,我开始接触十年真题,初期只专注于做选择题来提升手感。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基础不好,把基础框架理解了以后进行的专题训练,要专门拿个本子做笔记,上完课再去回头看全书里的思路不清楚的题,过完这边就会觉得思路清楚很多,如果有的还是怎么做也做不出的就去问老师,我的老师很厉害,题目都是看一眼就有思路,然后给我从考点到命题思路再到解题思路讲得一清二楚。然后就开始用660来刷题,这个时候就要记录错题了,后期方便查看。660题目也偏难,而且都是考特别深入的概念性问题,我觉得质量还是很高的,做完能让概念特别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请珍视每一份真题资料,并投入全力去应对。我在暑期专注于真题训练,每日午后设定两个小时(偶尔延长至两个半小时),全力以赴完成所有题目,除了作文部分。关键在于专注且仔细地解答。完成后,我会立即对照答案,深入理解解析。接下去的两天,我将时间用于回顾并总结过去做的试题,整理生词,琢磨难句,每一个字眼都不放过。整个暑假下来,我的英文笔记几乎填满了一本,后来的日子里,我时常回顾这些笔记。对于真题,我坚持多次操练,第一次结合详尽的文章分析来答题;第二次则深思为何选此项,了解这是哪种类型的问题,比如是事实细节、推理判断还是总结概括;第三次再进一步探究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如过分推断、混淆概念或添加非原文信息等。我依照这种模式,对真题进行了三轮深入研究。至于作文,我从11月开始筹备,至少熟记大小作文各五篇,通过中译英、模仿写作及反复背诵来提升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部分,它是机械工程的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各种基本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以及优化设计。例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需深入理解其运动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这部分,我建议多做实物模型,凭亲手操作来直观感受机构的工作过程,配以大量的习题训练,加深理解和记忆。
机械设计部分则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包括材料的选、强度计算、润滑冷却等方面。这部分内容繁杂,但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例如,轴的设计要考虑载荷类型、分布、材料等因素;轴承的选要基于负荷大小、速度、工作环境等条件。对此,我推荐采用“案例式”学习法,凭解决具体设计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既有助于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机械设计及理论中的创新设计思维也是重要的一环。你需培养一种能够从传统设计中找出改进点,或者创新设计新机构的思维方式。这需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复习过程中,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它们不仅能帮助你了解试题风格,还能你熟悉考试的难度和重点。模拟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帮助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适应考试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