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从九月起就开始着手了。由于起步较早,我首先购买了一份大纲解析,前后研读了三遍,并辅以肖秀荣和张俊芳等人的习题集来深化对知识要点的认知。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我购入了20天20题、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以及任汝芬的四套卷,通过做选择题来巩固,而重点则是背诵大题,确保考试时能有话可说。要注意,政治复习并非越早越好,因为它需要对知识点保持一定的新鲜感,但也不能过晚开始以免准备不足,九月份开始系统复习是比较适宜的时间点。政治学习强调透彻理解,只有真正理解才能记忆深刻,机械记忆并不适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部分,必须深入理解,阅读马克思的原著,你会发现他的思想深邃无比。选择题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因此要大量练习选择题,主观题虽然一般不会拉开太大差距,但也需要适当练习,用历年真题就可以了)。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方面我四月份开始看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看一个单元然后背一个单元的单词,并学习何凯文的长难句。然后开始做阅读理解,很多同学先做模拟题,准备把真题留到最后,我认为这是不太正确的。模拟题的出题思路与真题有很大的区别,而且部分模拟题的词汇有一些超纲,真题应该是一直贯穿于考研英语复习的全过程并且出于重点地位。我五月份开始做真题,前后一共做了三遍左右,用了两套真题的参考资料。前期做考研真相阅读理解部分,每天一篇阅读理解,从1997年做到了2005年,先计时做题然后手写翻译。我认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手写翻译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翻译完成后我会对照答案。句句比较。而且每个选项都自己要认真分析,判断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并认真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民俗学概论,这是一个深度研究人类社会传统习俗、信仰和文化的学科。理解并掌握民俗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成和发展规律至关重要。你需对全球各地的民俗现象有广泛的认识,并能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社会功能。我建议多阅读《中国民俗学》等经典教材,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民俗研究成果,这将帮助你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实践性很强的田野调查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参与实地考察,亲自体验和观察民俗现象,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中国民间文学则需你具备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到歌谣、谚语、戏曲,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中国民间文学概论》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民间文学类型的特点和研究方法。阅读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如《山海经》、《聊斋志异》等,是提升理解力的关键。尝试从中提炼主题,分析人物性格,解读象征符号,这不仅锻炼了批判性思维,也有助于答题时的实例引用。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笔记整理和历年真题演练尤为重要。整理笔记帮助理清思绪,强化记忆;做真题则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补强。定期的自我检测和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找同学一起复习,互相提问,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