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名校考研,政治的复习可以说比重应该是比较低的,推荐大家看一看《金榜题名压轴四套卷》《考研思想政治20天20题》,政治可以晚一点复习,这个突击性比较好。主要分为大题和选择题,而且建议点睛强化一下,因为政治的实时性还是很强的。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我沉浸在李永乐的全套复习书中。这本书有两个版本,选择哪个其实没太大区别。建议每日设定阅读10至15页的目标,这大约需要3到3.5个小时。刚开始时,可能会觉得异常艰难,每道题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停滞不前,尝试独立完成后再对照答案,甚至会有想要落泪的冲动。我推荐的方法是,无论遇到多大挑战,首先要尽力思考,竭尽所能去解决问题,但如果在限定时间内无法突破,就查阅解答解析。跟随解析一步步计算,确保每题都能彻底理解,并做好注释。看过答案后,一定要亲自再算一次,同时记好笔记以加深印象。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应该从头到尾精读3到4遍,这是最理想的掌握程度。如果你使用了李永乐的单独线性代数书籍,那么全套书中的线代部分就不必重复阅读了。
考研英语方面:
在写作训练方面,许多人往往轻视作文,认为临时抱佛脚,背诵几篇文章就能应对考试,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重视写作并投入实践,将有助于提升分数。在提高写作技巧的过程中,熟读和背诵是必要的步骤,然而,关键在于如何将所学转化为个性化且自然流畅的文字,摆脱模板的束缚。这需要定期练习,比如每周完成两篇限时作文,完成后与范本比较并加以修饰。长期坚持这种做法就足够看到进步。对于英语作文的学习,尽管有很多作文书籍可供参考,但我并不推荐单纯依赖记忆模板。最好是亲自撰写句子,我将其称为“模式句”。多尝试创作,灵活应用,这样面对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都能游刃有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加工过程等多个方面,是理解材料科学本质的关键。在复习时,我将它分为四大模块:晶体学基础、材料的相变理论、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以及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
对晶体学基础,理解晶格类型、晶面指数和布拉伐格子至关重要。凭绘制和解析晶胞,深入理解材料的结构。掌握点阵常数、晶向和晶面间距等概念,有助于进行材料性质的预测。
材料的相变理论部分,需理解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如扩散型和非扩散型相变,以及影响相变的因素。这里,热力学知识的应用非常关键,要熟悉吉布斯自由能、相图分析等内容。
对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要明白材料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何受其内部结构影响。例如,位错理论帮助解释金属的塑性,了解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则有助于理解其电导特性。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这部分,实践性强,涉及到各种合成和处理方法,如熔炼、粉末冶金、热处理等。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能帮助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选。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结合课本和参考书,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式,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够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重点。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既能互相答疑解惑,也能提升思维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