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档案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国庆假期买的政治书,买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买了大纲红宝书,这一本我翻都没有翻开过,个人觉得看精讲精练配合着做1000题就行了。十月份把政治过了一遍,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我政治基础很不好,高中是理科生,而且真的很不擅长答政治题,就是我会写很多很多,但是貌似都写不到点子上。我知道自己主观题比较弱所以主要看选择题。1000题第一遍做完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我第二遍才开始总结错题,整理选择题错题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比较后悔应该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整理,第二遍整理完已经12月了,来不及再过第三遍,就只能不停看错题本。主观题我完全就是背四套卷,考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的,希望大家考前两星期开始吧,因为比想象中多很多。我就是想着,不就是四套卷子嘛一周肯定背得完,但是我直到考试入场前一秒还在背…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到了12月份,就进入冲刺阶段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水平一般,不好也不坏(六级550+)。暑期我只背了单词。随便借了本单词书,一个一个地背,不会的单词做标记,第二遍再背,会了的单词划掉,第三遍再背。每天根据自己能承受的单词量安排一下就好。除了英语单词书,我也安装了单词软件在手机里,没事就看看。英语的真题一定要格外珍惜,倍加重视。英语真题我是这样分配时间的:一天做完型,一天做前两篇阅读,一天做后两篇阅读,一天做新题型和翻译,每次练习我都会记录做题用时,以便把握做题速度。这样一整套真题(除大小作文)做下来大概需要5天左右。英语的真题做完已经是11月底了。冲刺阶段:这个时候要注意模考了,我在复习过程中留下了最后两年的真题没动,然后考前两周每周按考试时间模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图书馆学概论主要涵盖了图书馆的历史、功能、类型及服务等内容。理解图书馆的本质和社会角色至关重要,掌握各类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也是考试的重点。我个人推荐结合实例进行学习,比如凭参观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直观地了解其运作方式,这样既能增强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信息管理学基础则更偏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涉及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播等过程。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建议多阅读相关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析实际问题。
档案学概论部分,需了解档案的性质、价值、管理原则,以及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这部分理论性较强,但同样需结合案例来加深理解,关注一些档案管理的实际案例,如企业或政府机构的档案管理体系。
信息组织与检索是实用性极强的一门课,涉及到信息的分类、标引、检索策略等。这一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大家动手实践,比如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理解其工作原理,模拟构建一个简单的信息检索系统,这样不仅能帮助理解,也有助于应对可能的操作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