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水利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自九月份起我便涉足政治理论的学习,其顺序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首先要攻克的是马原,这一部分的概念深奥难懂,仅靠个人思考很难领悟,因此听课至关重要,一旦理解透彻,应对试题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史纲主要涵盖近代历史,内容固定不变,建议构建一个时间线以便记忆,平时可随时回顾,在纸上描绘也有助于加深印象。毛中特与史纲有一定的交叉,据老师透露,今年可能会有所调整,故更新的教材是必需的。至于思修,相对较为基础,部分问题甚至涉及常识,但法律基础知识易混淆,需要重点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从7月20日到9月,每天白天基本都给了数学,从10月多开始做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我觉得真题有30多年,我自己计划是每两天做完一张,一天做题,一天修改,这样做完真题也得两个月,所以分章节强化阶段最好在10月弄完。真题前面有挺多年的和现在的题型格式不一样,做的时间可以安排少一点,后面满分是150卷子的自己就都是按标准时间和打印了标准的答题卡来做和计分的。到12月多一点做完了真题大全解,后面就买了闭关修炼和8套卷,8套卷做的很吃力,所以后面对数学感觉有点慌,四套卷也就没买了,偶尔还会拿出以前做过的历年真题再看看来找点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只背单词,不要去刷阅读之类的了,基本没用,单词背住了,自然就读起来顺畅,什么解题技巧没有足够的单词支撑都是白搭,我用的知米背单词设置一天80个生词,一天背20-40分钟不等,事实上到考前也没过完一遍,但和背之前相比,单词量还是有显著提升,用扇贝的人很多,但我对比了一下更偏向知米,背单词要注意的是,汉语表达里常用的意思,英语要格外重视,而某些比较特定性的,尤其很多冷门名词,不认识也不要紧,我考前英语没做题,没写作文,直接带着脑子里模糊的单词印象上,我相信大家也都有这种体验,一个单词摆在你面前,很容易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但告诉你汉语意思,你却很难说出英语,所以,背单词完全不用在意拼写,只需要记得它大概长啥样,看见能想起来是它就行,作文用到的词汇其实不多,所以有拼写障碍,换用简单点的表达凑和就好,不要瞎写,我这招作文会得分比较低,但前面的题会很轻松,总结,英语要写出漂亮的作文,需要很深的积淀。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流体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动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理解流体的基本性质,如压强、密度、粘度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流体运动,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牛顿第二定律在流体中的应用,即Navier-Stokes方程,需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灵活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大家配合实验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例如,伯努利定理的应用不仅要在理论上掌握,还要凭实际的管道流动、喷嘴射流等例子去体验其效果。理解和掌握流体阻力、涡旋、湍流等复杂现象的形成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流体力学中的理想流体和真实流体的区别、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的处理方式,以及无黏性和有黏性流体的模型,这些都是考试常考点。特别是雷诺数,它是判断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需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计算。
流体力学中的一些特殊问题,比如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水击现象的分析等,也是备考时需重点关注的部分。这些内容往往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相连,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会更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个人认为,除了看书和做题,参加讨论组或研讨会也很重要。这不仅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点,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复杂的公式和概念简化为自有的语言,这对理解和记忆都有很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