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生物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政治复习启动的时间不必过早,十月起步也完全来得及,真的。我的教材选了四本,包括真题集、大纲解析、考试分析以及序列二。这些资料就已经足够了。能拿到这样的客观题分数,我认为算是达标了。如果想高效达成目标,大纲解析是个好选择,尽管有人批评它缺乏重点,但毕竟这本书很薄,即使没有明显重点又如何?每天读个三十页,十天就能通读一遍,反复看上三四次,再做做序列二的题目,选择题基本就能做得相当准确了。我喜欢先看书,一科接一科地看,然后再听老师讲解,这样记忆会更深刻。对于主观题,我要强烈推荐一位老师——肖秀荣。听说他2007年的最后四套模拟题覆盖了考研实际试题的79分内容,真实性未知,但2008年的最后四套题确实很棒,考试中的五个主观题都能在他的模拟题里找到相关线索。不过根据结果来看,我想给后来者的一个建议是,主要依据考试分析来答题,背诵考试分析比那些所谓的“二十天二十题”轻松多了,那本精简版可能还不到二十页,而且标准答案正是来源于考试分析,不信的话,你可以自行对照验证。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我个人在数学方面的根基较弱,缺乏坚实的数学概念理解,学习过程中感到相当困难。我选择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因为它的内容较为基础,我认为巩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然而,我的许多同学都倾向于使用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涵盖广泛,深度适中,包含了诸多复杂的经典题目,更适合那些已经有较好数学基础的同学。认真做笔记是必要的,而且他还提倡背诵笔记,因为有些解题策略需要牢记于心。每天都必须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不能间断,直至考试前一天,否则就会失去连续性的手感。对于那些原本就擅长数学的同学来说,利用高数十八讲来复习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总之,李永乐的书籍适合稳固基础(适用于数学一般的学生),而张宇的高数十八讲则用于追求更高的分数和深入提高(适合已有扎实数学功底的学生)。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这一块,我大概在3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建议大家准备的越早越好!因为英语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技巧。就像咱们学中文一样,只有牢牢的掌握住每一个单词的意思,才能够明白中文的真正魅力。英语的参考书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我当初用的是朱伟的《念练有词》,还可以吧,但总是感觉念练上面的词汇量太少。于是我就另外自己选择了一本英语词汇书,就是张剑黄皮书系列附带的《考研英语大纲词汇》,这本书上面词汇特别多,大家也别嫌累,就来来回回的背就行,里面的真题词汇部分一定要完全掌握!还有最好准备一下英语阅读的同源时文精析,何凯文的那个就可以。保证每天读一篇,慢慢的,就可以掌握到英语思维。还有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最重要是!真题!当初我买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真题,最近20年的真题,先把前十年的做上2-3遍,后十年的更要注意,最好是做5遍以上,这样反反复复,基本上就可以在接触到一篇英语阅读时,快速上手。得阅读者得天下,做阅读没什么太多技巧,你把整个文章全部读懂,即便是出题人在题目中给你设置陷阱,你也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生物学”,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是最基础的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学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生物进化理论等核心内容。细胞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对细胞的了解要从分子层面开始,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过程;遗传学部分则需理解基因的性质、遗传规律及突变影响;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关键,也要关注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技能也是普通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考研可能不直接考察实验操作,但理解并能解释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凭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理解各种生化反应的过程,这些都是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
再者,复习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是提升记忆效率的有效方式。将各章节内容梳理成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比如,将生物体的各个系统(如消化、呼吸、循环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生命活动图谱。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做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思路,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模拟考试环境进行限时训练,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
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好的心态至关重要。生物学是一个充满奥秘的领域,保持好奇心,享受学习的过程,你会发现即使面对繁复的知识点,也能找到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