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素养并非短期内能速成的,有时候文科生的直觉甚至优于理科生的临时抱佛脚。但在复习的最后关头,突击学习往往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在过去,我可能会提议考生从暑假开始涉足政治,先熟悉基本框架和主线。然而今年,由于预计教材会有重大改动,为防止早期形成固定思维后难以调整,连肖教授都建议不要过早开始,最好等到九月大纲公布后再着手。为了避免后期繁重的任务引发过度压力和焦虑,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充足且有序。
在确保英语和专业课程扎实的基础上,适当地休息与学习相结合,可以提前预习政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特别是那些涉及理解概念如剩余价值和资本构成的部分。对于常考的历史性时刻和各类文献,可以创建一个时间线来梳理,这样既能像阅读历史一样有趣,又能加深记忆。同时,注意政治语言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务必抓住题目关键词,例如“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各有其特定含义,此外,“中间分子”和“中间势力”也不能混为一谈。当然,每年的重要会议及其新提出的概念也需要了解,但这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后续肖教授的时事总结会涵盖这些内容,只需及时查阅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在看完两遍《复习全书》后,你或许会觉得自己数学已经还可以了,这时你可以考虑去做《数学基础过关660题》,保准你会很受打击。这本书都是选择填空,考查的是你对每个知识点更深入的理解,当你能把这本书吃透,你对数学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就又更上一个层次。前期数学基本功的夯实很重要,否则你后期做真题会觉得磕磕绊绊,大家务必重视。数学需要不断练习,多做题,从做题中巩固知识点。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使用了张剑的那本黄皮书和《阅读150篇》来学习英语,还有专门的词汇书籍。此外,临近考试时,我还购买了一套包含五套题目的模拟卷。建议你可以先完成两三套历年真题,以此评估自身水平,并能精准定位需要提升的部分。每日坚持积累词汇,不断复习,特别是通过查阅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创建个人专属的词汇手册。作文部分,平日应定期练习,搜集优秀的语句,特别是来自真题的例句。依赖模板来应对作文并不明智,最好是自己动手编写两个模板以确保质量。务必多次研习真题,自我提炼解题策略,多思考每道题背后的原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数字信号处理与系统涉及很多基础理论,如傅立叶变换、Z变换、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等。这些概念构成了学科的基础框架,必须牢牢把握。我建议凭阅读教材,结合在线资源深入理解每一个定义,多做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熟悉算法和编程。数字信号处理中,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和滤波器设计是核心部分。你需熟练掌握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和IFFT(逆离散傅立叶变换),并能用编程语言(如MATLAB或Python)实现。对滤波器,理解IIR和FIR滤波器的区别,并能设计基本的滤波器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重视实践应用。理论知识需凭实例来巩固。找一些实际的信号处理问题进行模拟,比如音频信号的压缩、图像去噪等。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是关键。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往往需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从信号的采样、量化到处理,再到系统的实现,都需你具备全局观和问题解决能力。做一些综合性强的练习题或者项目,能有效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别忘了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利用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进行自我测试,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加强。定期回顾知识点,防止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