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从九月起就开始着手了。由于起步较早,我首先购买了一份大纲解析,前后研读了三遍,并辅以肖秀荣和张俊芳等人的习题集来深化对知识要点的认知。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我购入了20天20题、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以及任汝芬的四套卷,通过做选择题来巩固,而重点则是背诵大题,确保考试时能有话可说。要注意,政治复习并非越早越好,因为它需要对知识点保持一定的新鲜感,但也不能过晚开始以免准备不足,九月份开始系统复习是比较适宜的时间点。政治学习强调透彻理解,只有真正理解才能记忆深刻,机械记忆并不适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部分,必须深入理解,阅读马克思的原著,你会发现他的思想深邃无比。选择题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因此要大量练习选择题,主观题虽然一般不会拉开太大差距,但也需要适当练习,用历年真题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就这样持续到九月中旬,我完成了660题的练习,并重新梳理了整本书的知识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早上8:30到11:30)来演练真题,选用的是张宇的30年考研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学校事务中断,直到十月底我才勉强完成第一轮真题训练。紧接着,我又重温了这30年的真题,从中受益匪浅。此外,我还尝试了合工大历年的模拟试题,但由于感觉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几套。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应该在这些模拟题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从7月底考试复习时,几乎每天早上到图书馆先背半个小时单词,按list来背,7、8月份每天2-3个list,如果里面的生词比较少,就多背一些,前期主要是打基础,所以还是要多背一些,之后做真题会比较顺,尤其是一些高频词汇,一定要重点掌握的,有很多单词都是真题里反复考查的。同时,在8月中旬时开始做真题,每周2套,真题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整个复习过程下来,真题至少要做3遍,而且答案讲解也要认真看,里面会对长难句拆分讲解,还有一些扩展的知识点最好是记在笔记本上,方便之后回顾看。我的英语作文复习的比较晚,10月中旬才开始,开始时背了忘忘了背,过程真是痛苦,背了之后就自己默写然后再找题目自己写,写的多了就可以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句子和模板,考试的时候可以用上,千万不要全篇都是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固体物理的基础理论是理解一切的前提。你需深入理解晶体结构,包括晶格类型、布拉伐格子、布里渊区等基本概念。这些知识在后续的学习中会反复出现,是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对晶格振动部分,波矢、声学支和光学支的理解尤为重要,它们决定了固体的热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电子在固体中的行为是固体物理的核心。能带理论是理解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差异的关键,要掌握能带图的绘制和解释,尤其是费米面的概念。了解k·p近似法和有效质量近似,这对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再者,固体的磁性和超导性也是重要考点。理解Boltzmann统计和Pauli不相容原理,能够帮助你解释物质的磁性。至于超导电性,BCS理论是一个核心内容,需理解配对机制和超导临界温度的计算。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固体物理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单纯的记忆并不能真正理解。凭做题和实际案例分析,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使用教科书后的习题或参考书籍进行练习。
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有很多在线论坛和学术网站,如Physics Stack Exchange,你找到许多同行的讨论和专家的解答,这对深化理解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不要忽视课堂笔记和教材的重要性。教师的讲解往往能提供独特的视角,教材则是系统学习的基石。在阅读过程中,尽量做详尽的笔记,这样在后期复习时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