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英语方面:
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起,我开始了英语单词的学习,那是我决定考研后,购买了一本《红宝书》作为词汇教材。尽管当时课程还未结束,我便尝试在上课的同时研读单词。初次翻阅,确实备受煎熬,大多数词汇陌生且难以记忆,但我仍然坚持完成了第一轮学习。第一遍几乎毫无成效,我认为反复接触单词至关重要,大约需要至少看十遍。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每当感到疲惫,我就通过复习单词来稍作休息。随着时间推移,我的速度逐渐加快,到最后阶段,我能在五天内浏览完整本书。
我发现有些人习惯于抄写单词的中文释义,但我不认为这是必需的。这样做可能会消耗过多的时间,尽管理解翻译是必要的,但主要目标是阅读理解,大致理解含义即可,有些单词还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出来。
在阅读方面,我选择了星火的《阅读理解100篇》,起初每天完成一两篇。然而,随着复习深入,我发现这些练习与真实考试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倾向于将重心放在真题上。那些所谓的“100篇”或“200篇”,只需浏览了解文章结构,不必过于关注对错。
毫无疑问,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核心材料。我选用的是张剑编著的世纪高教社黄皮书,重复练习了三次。对于写作,我采用了王江涛的《高分作文30篇》。作文的重点在于架构和句子表达。我背诵了书中的所有30篇范文,并亲自撰写了几篇文章,归纳出一个通用的框架,再请人修改润色,以便在考场直接应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主要涵盖数学、逻辑推理和写作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挑战性和复习要点。
在数学部分,虽然面对的是初高中水平的题目,但题量大、时间紧,这就要求必须具备快速解题的能力。我的建议是,多做历年真题,掌握基础公式和定理,并凭大量的练习提高解题速度。理解和运用技巧比硬算更重要,例如,利用排除法、估算法等来简化计算过程。
逻辑推理部分,需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这部分复习时,我特别注重理解各类论证模型,如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并凭大量的逻辑题训练,提升自有的逻辑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考在这里至关重要。
至于写作,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篇。前者需对给定的论述进行批判性分析,找出逻辑漏洞;后者则要求能按题目要求,结构化地表达观点。我认为,写作不仅考察语言功底,更看重思路的清晰度和深度。我习惯于每天坚持写作练习,不断提升自有的逻辑构造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