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要背的话我推荐一万遍风中劲草!很多同学看了看觉得有什么用,而做过题的同学会发现,只要出题的点一定会在风中劲草找到答案,因为是提炼过的,对比肖爷爷背起来方便多了,用心读书会发现一个知识点下面的一二三四点常常就是多选题,不过发现的人不多……所以心里要有框架,做完题看看风中劲草这一章就会发现真是绝了!!!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坚持背诵单词,间或阅读英文文章。无论多么忙碌,单词学习不能停歇,直至考研的最后一天。这是从我的研友那里学到的经验,起初我不以为然,但到了11月我才深感其重要性,并开始奋力追赶。今年翻译的部分多为当前热门词汇,建议每日花费十分钟浏览新闻,这对英语和政治都很有帮助。此外,历年考试出现的词汇,购入一本真题集就能找到。我后期才意识到这个方法,可惜已走了许多弯路。今年的段落翻译相对容易,但我竟未能完成!知道原因吗?因为我在打草稿!我不擅长一气呵成,翻译速度偏慢,当剩下二十分钟时,我还剩两段英译汉未读,不是没抄写,而是没读过!那一刻,我真的心如刀绞,几乎要哭出来。之后,我勉强逐字翻译了其中一段,至于最后一段是否完成,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中间漏译了不少词汇,含义也大多是猜测。尽管如此,最终的成绩还算正常,可能是因为词汇部分做得不错。所以,大家在平时练习时务必提升速度,考前测试一下自己的翻译速度。如果翻译慢,就别考虑打草稿了,切勿重蹈我的覆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世界通史的核心在于全球视野。它不仅要求掌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更需将这些历史事件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阅读广泛且深入是关键。我推荐使用《全球通史》作为主要参考书目,结合其他地区性或主题性的历史书籍,如《欧洲中世纪史》、《亚洲文明史》等,来丰富知识库。
构建时间线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制作一份详细的世界历史时间表,将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变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有助于我形成清晰的历史框架,并能迅速定位到具体的历史阶段。在复习时,我会经常回顾这个时间线,加深记忆。
再者,深度解析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是提升理解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的理解,不仅要它们的时间、地点和过程,更要探讨其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对后续历史的影响。同样,像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甘地这样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影响力也需深入剖析。
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学习世界通史的一大亮点。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当前国际关系分析,比如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等,这会帮助你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并提高分析能力。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不可或缺。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既检验学习效果,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节奏。每次完成一套题目后,都要进行反思,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