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我不认为需要过早开始。虽然有些人主张等到大约八月十号左右政治大纲发布后再着手,但我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我是从九月份才开始的。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风中劲草》,不过在新版出版之前,我购买了一本二手的上年版,首先专注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内容有限且变动不大。等到新版《风中劲草》上市后,我便购入了新书以及配套的《1000题》,同时我还额外购买了《肖秀荣1000题》。我在复习时采用了一个方法:将一张纸对折,左侧列出知识点并转化为填空题,右侧则写下答案。复习时遮住右侧的答案,我发现这对提高选择题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总计整理了四本厚厚的笔记,每学完一章,就会做《风中劲草》和《肖秀荣1000题》,然后整理错误题目。尽管这种方法可能显得有些耗时,但对我来说效果显著,我能清晰记住各个选择题的知识点,并能有效排除多项选择题中的迷惑选项。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众多考生而言,这无疑是一道难题。许多人都在这个阶段停滞不前,如果未能达到国家分数线,就算专业课程成绩优异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备考者们务必重视英语学习,从3月至4月起就应该着手背单词,每天都需要坚持,不可间断,切勿好高骛远。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至少要完成五遍,彻底理解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全面掌握语法规则。众所周知,考研词汇往往有多种含义,绝不能掉以轻心。此外,作文部分应提前准备几个模板,涵盖个人品质和社会现象等题材,避免使用不安全或千篇一律的网络模板,这样难以获得高分。你需要一些独特而富有文采的句子来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因为现在的英语作文评分是由多位教师共同进行的,即使第一个老师未留意到,下一个老师也可能会看到。因此,如果你不擅长写作,也不要乱写,简单诚实地表达通常会比胡乱拼凑得到更高的分数。至于翻译长难句,唯有通过日常不断练习才能提升,这部分在考试中的分值也不容小觑。总的来说,对待这门科目一定要谨慎认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这门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到现代的语言文学发展,包括诗词、小说、戏剧等多种文体。我认为,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关键在于阅读和理解原作。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读经典文献,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并尝试从中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时代背景。对近现代文学,理解社会历史背景尤为重要,比如鲁迅的作品,需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去解读其深层含义。定期整理文学史的时间线,帮助我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语言学理论与汉语基础》则更注重于语言的科学分析。语言学理论部分,我建议先掌握基本的语言学概念,如音系、词汇、语法、语义等,再深入研究各个分支领域,如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等。理解这些理论后,尝试用它们来解析汉语现象,这将有助于深化理论理解。对汉语基础,熟记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规则以及成语典故是非常必要的。语法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规则的记忆上,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这些规则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除了教材,我还广泛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不断拓宽视野。我会定期做笔记和思维导图,以便复习和巩固知识。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我会积极寻找解答,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教老师,都不怕麻烦。模拟试题的训练也很重要,它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