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主要就是靠背,一战时我自认为是文科出身,很多相关的内容高中就学过,所以没有很认真地对待,算是拖了后腿,这是血一般的教训。二战痛定思痛,考前半个月咬牙去背、去理解。总之对于政治我用的是背这种最笨的方法,应该也是考研人最无奈最有效的方法。政治背过的内容有积累后,每天相应地做相关的选择题,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我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也用铅笔做,全部做完后擦掉重做。第二遍做完标出做错的题目,并在大纲解析中划出相关内容,之后重点看。第三遍着重做原先做错的题,加深印象,并且也节省了时间。政治复习我是从九月末开始的,太早开始容易把背过的东西忘掉,也浪费了时间。临近考试除了做选择题外,我也练了主观题,这有益于在考场上有做题的手感。原先听老师说过考研政治要将空白部分全部填满,这也算是一条经验吧,至少改卷老师不会觉得你无话可说。
考研数学方面:
从春季的三月起,我就着手数学复习,构建个人的学习框架和解题策略,并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以备后续查阅。同时,建议各位扎实根基,我自身的阅读速度较慢,所以我仔细研读每章的例子和练习题,直到七月才完成第一轮学习。接着进入七八月,我开始接触历年试题,到了十一月的关键冲刺期,我会每日投入约一个半小时专注于数学,保持解题敏锐度。此外,我专攻660题的选择部分,确保理解每题背后的含义。对于数学而言,关键是彻底掌握真题,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因为真题无比关键,需要多次重复练习,直至熟悉其内在脉络和解题策略。务必脚踏实地巩固基础,对待每一道题目都要用心专注。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份开始看张剑的那本真题,我是按照四个步骤来看的。第一遍,先做一遍,当然,不查单词。第二遍,查找文章中的生词,再做一遍。第三遍,看解析,并把文中觉得好的短语和句子摘抄出来。第四遍,把全文翻译一遍。整个过程是很慢的,基本上一天一篇吧。但这样做有很大好处,既能够熟悉单词,查找自己出错的原因,分析真题出题类型和风格,还能锻炼翻译并未写作积累素材。这个方法也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并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利用,效果还是蛮明显的,大家感兴趣可以试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主要涵盖了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以及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等主要内容。理解并熟练运用系统的基本性质,如线性、时不变性,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题,尤其是那些涉及系统响应计算的问题,因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数字信号处理"则更偏重于实际应用,包括数字滤波器设计、FFT算法、数字调制解调等。其中,理解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和FFT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FFT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是基础但也是难点。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如IIR和FIR滤波器,需理解其结构和特性,并能按要求选合适的设计方法。对数字调制解调,理解基本原理并能够画出星座图是必备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除了课本知识,我还凭阅读相关论文和参考书,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编程实现信号处理算法,比如用MATLAB或Python模拟信号的生成、滤波、调制等过程,加深理解和记忆。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关键,使用历年的考研真题或者模拟试题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