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开始复习政治的时间相对较晚,直到大纲发布,教育部门的权威教材问世才着手。我主要使用了四类资料,初期阶段是结合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阅读的同时构建知识框架,并完成习题。对于错误的部分,我会在红宝书上做好标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专注于背诵风中劲草,到了后期,重点是肖四和任四。我没有做肖八,考试前夕,除了肖四的大题部分,我没额外背诵任何内容,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肖四。至于任四,我只是做了选择题。在复习过程中,我只在后期浏览了一下肖老先生的时政资料。我在选择题方面做得相当不错,这得益于早期对红宝书的深入研读。时政的考察覆盖了一整年,从1月到12月,相关书籍通常在11月出版。时政不仅涉及两道单选和两道多选题,而且分析题的素材往往与时政紧密相连,尤其是毛中特的第35题,重大历史时刻的第36题(史纲),都会有所体现。因此,需要结合基础知识点来复习并记忆当年的重要时政事件,这是为了准备分析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基础,如果读不懂题目就无法答题,我当初就面临这个问题。幸运的是,我的语感尚存,虽然完形填空可能会出错较多,但由于分值不高,影响相对有限。对于英语复习,我的策略是背单词、刷真题以及练习写作。在准备阶段,首要任务是坚持不懈地背单词,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单词书,每天都坚持学习几页,同时利用扇贝单词应用抓住零碎时间复习。词汇的记忆需要不断重复,形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大约从六月起,可以开始接触真题,反复操练,多次梳理错误点。我选择了张剑的英语黄皮书,其中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也购买了,尽管最终未能全部完成,但重要的是保持解题的状态。最后两个月,我开始专注于写作,全盘跟从老师的指导,她将作文分解成九个部分,教我们按照模板填充内容,最终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原因。理解和掌握牛顿三定律是理论力学的基础,这是所有后续知识的出发点。对每一个物理现象,都需从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去分析。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是理论力学的核心部分。这包括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等概念的理解和计算,以及动量矩定理、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定律的应用。这部分需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因只有凭实际解题,你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再者,振动与波动、碰撞理论、刚体转动等内容也是重要考点。对振动与波动,你需理解周期性运动的特点,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性质;对碰撞理论,要理解动量和能量守恒原则;至于刚体转动,不仅要理解转动坐标系,还要熟练应用转动惯量和角动量的概念。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最有效的。理论力学不是简单的记忆公式,是需理解和应用。对每个概念,尽量用自有的话去解释,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大量做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不二法门,凭做题检验理解程度,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充和复习。
我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多向老师教,与其他同学交流,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不要怕,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种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