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理论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高中学文科,政治我开始的比较迟,正式开始复习是在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以后。大纲解析出来以后,还买了大纲配套1600题,题目实在太多并且题目太细,我就没有做了。随后买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开始搭配着看大纲:我的策略是先看核心考点了解一下一章的大概框架,再去看一遍大纲解析。这样搭配着了两遍后就只看核心考点了。11月底就开始做模拟题,主要弄了肖的最后四套卷和20天20题,特别是老肖的每个大题我都把它背了。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立场正确。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确实贯穿了我复习过程的始终,但是一直没用太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全程都不能放下,无论后边专业课压力多大,也要做一定数量的英语保持语感。首先,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复习性价比最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其实只有100篇)。最开始做的时候会错很多,做一道题用很长时间。大概做了二十篇左右,已经大概知晓了考研阅读的风格。这个时候可以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每天精读一道题,把不会的词划出来,长难句弄懂,每道题错的原因搞清楚,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其次重要的是作文。不少人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每天背背范文,成效显著。我比较懒,一篇作文也没背过,只是复习后期平均一周自己会动手写一篇。时间长了,也就会写了。当然,我还是推荐老老实实地复习作文,平时多积累一些短语和长难句的写法,多背范文,这才是提分的王道。另外字迹也很重要,因为时间充裕,英语的主观题我都打了草稿后再写到答题纸上,想来有很大帮助。再次是翻译和完型填空、新题型。这三位在英语里很难,但分值不高,个人认为每道题各一周做一道就可以。关于背单词,开始时候尝试过大本、小本单词书,还有自己整理真题上的生词,两千多个核心词背一遍之后每天循环复习100个词,一直到考研都没放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量子力学,这是一门深入理解微观世界的基础课程。在我看来,理解和掌握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方程以及量子态的叠加和测量等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对这些理论的理解,需跳出日常经验,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物理现象。我个人推荐使用"量子力学"(作者:费曼)作为主要教材,它的叙述方式既生动又深入浅出。做大量的习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格拉肖姆的量子力学问题集”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平台。多看论文,关注最新研究动态,提升对量子力学的理解深度。
综合物理,这门课涵盖了热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需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热力学中,理解熵的概念和第二定律是关键;电磁学则要熟练运用麦克斯韦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光学部分,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都是重要的知识点。我建议使用“大学物理学”系列教材进行系统学习,并辅以“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它能帮助你从更深层次理解物理现象。同样,凭解题来巩固知识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做“费因曼的物理学问题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应用比记忆更重要。理解物理定律背后的物理意义,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保持好奇心,不断提问并寻找答案,会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且富有成果。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它激发思考,弥补个人知识盲点。
在备考期间,我也注重时间管理,确保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和预习,避免临时抱佛脚。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这对长期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