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对外汉语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开始复习政治时候,复习前期每天花一小时看政治,最后一个月冲刺每天分配给政治三小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分数我还是满意的。每天看精讲精练,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每学完一章,就梳理该章的知识框架、回顾整理错题;十月份,做完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对照错题解析查漏补缺,月末又回过头把1000题的错题重做了一遍;十一月,开始看真题简答题的解题思路,,月底八套卷到手后就一天一套掐表模拟;十二月,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过了两遍,错题集过了一遍,考前一周基本每天都在背大题的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从现在起到暑假开始的这段时间,英语所要做的就是背单词做阅读模拟题。阅读模拟训练我一共买了四本书,都做完了。哪本都不容易,每篇错两到三个都很正常,也不要过于气馁;当然我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认真总结,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词汇没过关,后来就有了那个15遍。在7月份暑假开始的时候,单次能够记到3遍,阅读模拟题做完一本就很好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这门课程要求对从古代到现代的文学发展有深入的理解。历史脉络的把握至关重要,要清楚每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古代文学,重点在于理解诗词曲赋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对近现代文学,尤其是现当代部分,要注意分析社会变革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流派间的互动关系。我在复习时,不仅阅读教材,还广泛查阅论文,配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以此加深理解和记忆。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涵盖面广,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多个领域。古代汉语的学习,需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和文言文阅读能力,多做古文翻译是提高的关键。现代汉语则注重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如语音、词汇、语法等,理解和运用好这些理论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我建议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这样既能增强记忆,也能提升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读”与“写”的结合。阅读大量原著和学术文章深化理解,定期写作则能检验和巩固知识。我习惯每周写一篇关于所学主题的小论文,这既锻炼了思考和表达能力,也是对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
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也很重要。有些人可能早上精力充沛,适合深度阅读,有些人晚上思维活跃,更适合做笔记或复习。找到自有的高效学习时段,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坚持下去,会事半功倍。
利用好网络资源,如学术论坛、在线课程和数据库,它们都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同学讨论、教老师,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