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卫生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复习始于夏日假期。初次阅读教材时,进度较缓且注重细节,第二次则是为了查找遗漏并弥补不足,第三次则是为了进一步稳固知识。我使用的资料全是肖老师的系列,涵盖了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解析以及最后的肖四、肖八套卷。接近尾声时,大概是十二月中旬,我购买了一些预测题,主要集中于选择题部分,而论述题我自我感觉解答得尚可。有种说法是,掌握选择题就掌握了大局,因为它是最能拉开分数的部分。相比之下,论述题的差距不会太大。对于论述题,我仅背诵了肖8和肖4的重点版本,因为完整答案太过庞大,考虑到后期时间紧迫,简化版更为实际。在冲刺阶段,购买一些预测题来做选择题以检验自己的盲点也是很有帮助的。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既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失败的源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关注两点:一是学会如何快速浏览与深度研读相结合;二是要能根据上下文推测文章的深层含义。起初,我在阅读方面同样表现欠佳,初次尝试真题后便发现自己成绩糟糕。于是,我决定深入剖析问题所在。以真题为例,我会先限时完成一次,接着仔细阅读,摘录生词,并全文抄写,留出空白自行翻译。然后对比原文,找出翻译中的不足并修正。同时,我会标记出复杂的句子、语法规则及短语等,若对文章理解不清,我会为每个段落标注大意。通过这样的逐步积累,我对阅读的理解逐渐加深,词汇量也随之增加,翻译技巧也得到了锻炼。此外,答题时,我倾向于先看问题和选项,再读文章。多数题目会针对某个段落,少数涉及全文。这种方法能让你更有目标性地寻找关键句子来找到答案,而这需要在实际练习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卫生综合是一门涵盖面广且深度足够的学科,它包括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职业卫生与安全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些领域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例如,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卫生统计学中的t检验和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等,这些都是基础但重要的知识点。
对环境卫生科学,关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职业卫生与安全则需理解不同工作环境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及如何预防。这些都需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基础,但应用能力同样重要。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锻炼解题技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案例分析题,要训练自己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出关键信息,用学到的知识去解析和解决问题。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保持知识鲜活的关键。你每天设定一定的复习时间,回顾前一天或者前一周的内容,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测试,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团队学习也是我很推荐的一种方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碰撞出新的理解和思考,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