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化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进入十二月初,我便集中精力复习大纲内容。由于前期积累了足够的阅读量,背诵变得相对轻松。对于肖八和肖四,我仅浏览了可能出现的题目类型,并未深入记忆;幸好我对大纲熟悉,因此客观题部分为我挽回了不少。因此,建议大家也应关注肖老的预测,关键是要掌握如何应对主观题的答题策略,这样可以避免考试时的不安。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阶段被视为根基阶段,它的核心任务是为后续的学习建立牢固的基石,而我事后证实这一策略是有效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极高,对我的后续复习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时期,我以《数学大纲解析》为主线,研读了三本权威教材。针对每本书,我都制作了详细的笔记,并悉心完成了教师布置的所有练习题。记笔记旨在深化对关键概念、定理和公式认知及整理知识框架。解题则能检测我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并巩固这些基础知识。同时,我深入研读了《数学大纲解析》,从中明晰了考研数学的考核范围、各部分知识要求的掌握程度以及不同考点的命题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采用分模块的方式复习,首先专注阅读,接着是新题型,再来是完形填空,最终才处理作文。然而,我没有全程模拟真实考试来练习,尽管我能妥善管理每个部分的时间,可到了实际考试那天,我发现时间严重不足,以至于完形填空来不及做,我连题目都没看清楚,只能随意猜测答案。你们千万别重蹈覆辙,别让分数白白溜走。我的客观题只丢了一分,剩下的18分主要失在翻译和写作上。我认为写作占据了大部分的分数,而完形填空和翻译则无需过分操心,多研究历年来的阅读理解文章会更有帮助。我的策略是,每天都坚持限时完成一篇文章,随后逐句翻译,虽然我没把翻译内容写下来(觉得这样做效率低),但我会在书上标记出我不懂的句子,并且查阅解析以理解生词。这样的深入学习大约需要两小时,最后再仔细分析题目,无论是错误还是正确的选项,都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到写作,我记得那些清晨,我在教学楼的顶层诵读,声音回荡,仿佛三天都未曾消散……事实上,我已经很重视写作了,可惜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记忆中的优美句子就像解放西路的美景,当时觉得惊艳,但到考试时却一片空白。至于书法练习,我也尝试过,起初还行,但在紧张的考场上,我的字迹就暴露了原形。如果要练字,务必提升速度,让它融入日常生活!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流体静压强、牛顿粘性定律、热量传递方式、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
公式推导和应用是化工原理的核心。例如,对连续流动系统,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方程;在传质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傅立叶定律和菲克定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些都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
再者,实验知识也是化工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实验室的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塔设备的操作、换热器的设计等。有机会的话,多参与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解化工原理会有很大帮助。
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非常重要。例如精馏、吸收、蒸发、干燥等单元操作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以及效率评估,都需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往往会在大题中出现,需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
复习化工原理不能忽视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凭做题,了解出题思路,熟悉考试形式,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