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你可以浏览相关知识,但我初期复习侧重于研究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提炼出经常出现的误导性选项,因为这些常常被用作迷惑考生的工具。对于主观题,我仅了解了答题技巧和基本思路。大约在10月中旬,我才正式启动政治的深入复习,特别是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点,同时全力掌握肖秀荣编写的模拟试题,每一道题我都仔细看过,并记诵了一部分。肖秀荣还有一本关于形势与政策的书,一旦出来就建议购买,迅速刷完,这绝对值得你投入时间,一定要打印出来认真做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比较差,只过了四级,最担心英语,每天英语都是听说读写练的,在英语上花的时间较多,我用的英语资料是黄皮书,不过这要看你是怎么想的了,自己琢磨。反正每天就是上课,总结经验技巧,一句话,英语就是背和练,背的是单词,美文,短句和语感等,练的就是阅读。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实际上并不可怕。在做英语真题前面我先做了一本模拟题,很多人都说没必要做模拟题,其实现在回头想想确实是,如果你能把考研真题阅读中的每个句子结构,语义,单词的意思、文章的结构都搞懂,还是需要很多时间来慢慢思考的,把这个时间浪费在做模拟题上确实即既没意义又浪费时间。我每套都模拟真题时间来做。英语真题我自己把近15年的英语真题word版找到,然后把每篇阅读的句子断开并留下空白,打印出来,自己做完阅读后在空白处把每个句子都翻译一遍然后跟真题答案翻译的比较。我比较喜欢把句子中的生词画出来然后读全文,觉得这样单词记得快,又培养了语感,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真题原文。在做完阅读后,就分析为什么做对和为什么错。真题我用的是丁晓钟的,其实黄皮书也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这不仅仅是一门关于文字和语句的学科,更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的深度探索。需深入研读古代经典文献,理解其语言构造,也要关注现代汉语的发展变迁。在这里,阅读和理解是关键,不仅要能读懂字面意思,更要洞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我建议多读原著,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结合相关注释和研究,逐步提升自有的解读能力。
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这是一个需广阔视野和深度思考的领域。不仅需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先秦到现代,每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影响,还要对西方文学有深入的理解,如古希腊罗马文学、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等。在学习过程中,我倾向于构建一个时间轴,将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品放在其中,形成清晰的框架。理论部分需理解和应用,例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这些理论工具能帮助更深入地分析作品。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重要。无论是面对文学文本还是理论观点,都应保持开放但审慎的态度,勇于提出疑问,敢于挑战既有观念。凭撰写读书笔记和论文,锻炼这种思维方式,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是必须面对的一环,但不能仅仅为了考试学习。真正的理解和热爱才是推动深入探索的动力。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享受这个过程,因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等待去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