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共党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投入回报率比较高的课了,我从七月中旬才开始看,感觉时间够用了,就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看完一章就做相应部分的一千题。马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重点是听老师讲课,我还蛮喜欢老师的风格,会举很多例子来帮助理解。到了十月初,第一轮结束,后来又用了一个月把一千题又仔细做了一遍,之后用一周把真题中的选择和马原大题做了一遍。十一月份出了肖八,只做了选择和马原的大题,剩下的几道大题看看答案就行。到了十二月,又上了冲刺课程,效果一如既往的好,肖四出来之后就是疯狂背书,肖四是必须要背的,后期我背了肖四的大题还有米鹏压题讲义中的题,帮助还是很大的。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我是根据记忆周期,不断循环着复习以前背诵的,每天复习量要多于背诵量,早晨背今天的加复习以前的,下午复习今天的。背单词很辛苦但是是值得的,做到看阅读基本不存在单词影响,个别困难单词不认识对阅读没有太大影响。很多人说考前单词不要停,我实际上是停了,后期时间很紧张,我没有再背单词,一直做阅读,遇到里面还未掌握的单词就翻翻意思。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科目,理解其核心概念是关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都是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如何解释社会现象,以及如何指导社会实践。我个人建议,深入阅读原著,如《资本论》等,结合现代经济社会的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这门课需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从一大到十九大,每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决策和理论创新都需掌握。我推荐使用时间线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清晰地看到历史脉络。要关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其产生的背景和深远影响。凭阅读《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更直观地感受党的理论发展进程。
再者,这两门课程并非孤立的,它们之间有深厚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解和分析中共的历史提供了理论工具,中共的历史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在学习时,尝试将两者结合,从历史中找寻理论的根源,从理论中理解历史的发展,会更有助于深入理解。
无论学习哪一科,我都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会主动寻找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这既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的思想碰撞,也能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