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经历:在创建好大纲后启动复习,从9月持续到11月中旬,这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要专心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掌握考试的基本内容,接着浏览浓缩的知识点,确保心中有底。在此期间,不断地练习1000题。一旦“小草”(可能是某本辅导书或资料)出版,就要深入研读,尽可能多地反复阅读,直至你的选择题得分稳定在40分以上。1000题做得差不多时,转向历年真题,尤其是近十年的题目,要多次练习并关注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对于十年前的题目,做几次来熟悉一下就行。除了肖秀荣的题目,也推荐尝试其他来源的选择题,如任四、蒋五等,但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体验不同的命题角度,开阔解题思维。在11月底至考试这段时间是第二阶段,全力以赴地背诵大题,肖四的所有题目务必全部背熟,肖八也建议全背,至于其他的我不曾背过,所以不多作评论。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是重点,但作文也不能放松,毕竟30分的作文可不是小分值。作文的话,最后俩月好好准备。王江涛的作文书比较有名气,但是讲解也就一般,泛泛之谈巨多,他的文章往往遵循着类似的套路,看多了掌握了就很容易利用,适合学渣。何凯文的作文讲解部分就更细化一点,有时间就拿来看吧,此时不看书何时看书。关于让你背个30篇范文的言论,确实,背30篇衣食无忧,但是你能背30个?还是要自己总结自己的一套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行文模版,行文流程和逻辑才好。另外,练好字,才不吃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汉语基础”。这门科目主要涵盖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构建了汉语的基础框架。对语音部分,要熟悉声母、韵母、声调等基础知识,并凭大量的听写训练提高辨音能力。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则需大量阅读和实践,尤其是对成语、俗语的理解和应用。定期做一些填空、改错题,巩固知识并提升应试技巧。
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门课程更偏重于教学理论和实践,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等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一本必备参考书,它详细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你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如任务型教学、情境教学等。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不能忽视,要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这不仅会帮助你更好地教授学生,也会丰富研究视角。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分配固定的时间给这两门课,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互相测试也是非常有益的。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了解考试题型和难度,帮助你调整复习策略,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场景中,比如模拟课堂、志愿者教学等,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前体验教师的角色,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