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暑假期间我便着手阅读书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了全面的重温。尽管我们在大学时期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但由于这些课程属于通识教育,我们的政治理论基础可能并不牢固,加上在大学期间少有人深度关注时政,因此我在看完书后进行选择题练习时,错误率颇高。我最遗憾的是没能妥善整理并重新解答那些错题,这是我政治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于追求速度,却忽视了质量的提升,这是个深刻的教训(务必记住,对于错题应反复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需要花很多时间,我数学基础一般般,配合教材,做好笔记,边看边做相应的题。总结了各种题型以及考点,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有很多经典的题,难度适中。数学最好是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过两遍,基础和强化完成,习题也要全部做完一遍,熟练掌握所有知识点。九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在这之前千万不要做真题!真题要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做完了仔细校正,总结得失。真题要反复做,至少刷3遍。数学最忌讳只做题不思考不总结,做大量习题的目的是为了见识题型,总结经验,看到题目的条件就知道相应的知识点,题目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一个条件,怎么将题目的话转变为你做题的条件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总结。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将你做错的题,做到比较新颖的题,比较常考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比如麦克劳林公式,泰勒公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没怎么背过,我同学都用的是那本乱序的单词,一直背到考试之前,一遍一遍又一遍,把书都看的起毛了。我只背过黄皮书赠的那本单词,也只背了一遍。我把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调大行间距,早几年的真题只翻译不做,后几年的真题先做在翻译。把真题出现的生词都记到小本上,有时间就看一眼(但是好像我一直没时间)。不过我最巅峰的时候,前五年的题没有一句话不会翻译。再说阅读,我买过张剑的黄皮书,我字典用的业界良心柯林斯双解,自己翻译完一篇文章之后再和两本书进行对比,你就发现张剑有些翻译比较牵强,但是,张剑的翻译是分成左右两栏,左边原文右边译文,之后是本节内容的分析,对比阅读比较方便。我是把十年真题打出来,边做边翻译,对我而言两本书没什么太大差别,随便一本就可以,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用功。作文一定都是提前背的,到时候考场上现写真的写不出来。准备大作文小作文各十篇,背到滚瓜烂熟,到时候才能有话写,注意是滚瓜烂熟,只背一遍还是写不出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公共管理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公共部门的职能、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政策制定的过程以及公共决策的理论模型等。这些基本知识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骨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我会建议你阅读《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等经典教材,凭系统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知识框架。
关注时事热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公共管理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实践性强的应用科学。比如,你研究政府如何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怎样实现公平分配、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等问题。这些都需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掌握研究方法也是关键。公共管理的研究常常涉及到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如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你需熟练运用这些工具来解读数据,构建模型,这对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都非常有帮助。我推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样的书籍,它们会详细讲解各种研究方法的使用。
多参与讨论和交流。无论是参加学校的研讨会,还是在论坛上与他人交流,都拓宽视野,激发新的思考。也尝试自己撰写一些小论文,这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提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术写作要求。
复习要有计划,坚持是胜利的关键。合理安排时间,既要保证每个知识点的深度学习,也要留出时间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