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下旬起,我开始了学习,初次阅读(红宝书)时非常匆忙,几乎像浏览书籍一样,同时配合(肖)1000题做练习。然而,这种做法后来让我陷入了困境。投入了时间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效果不佳,于是我就开始感到焦虑(随着时间推移,紧迫感不断增强,压力也随之增大)。我觉得这是所有科目中令我最头疼的一个。因此,建议大家首次阅读时要认真,不要草率对待,后期的时间利用非常重要。在政治学习初期应扎实掌握客观题的基础,深刻理解知识点,因为大题通常需要通过背诵模拟试题来准备,我自己选择了背诵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十二月份做各个机构的模考卷练练手,不用过于纠结错误率,因为我个人感觉无论哪个机构的模拟题都跟真题的套路不太一样,所以一周一套,保证不手生就好了。另外,最重要的是看笔记,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易错点、设坑处等,要求滚瓜烂熟,做到一眼看到题目就知道计算方法和坑,这个我是十一月中旬开始看的,在真的考场上很节省时间。基本上数学是跟的李永乐,蛮推荐的。数学复习资料,个人推荐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660题》,真题就不用多说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这是重头戏占到40分。我只用零散的时间背单词,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做1997-2007阅读真题,单词与真题同时进行,在训练阅读的同时强化单词的记忆。前十年真题用的《考研真相》,这本书写的相当细致,逐词逐句翻译,每个长难句都有讲解,可惜的是有些阅读题的解析说服力不够,这本书做了3遍;2007-2017年用的张剑黄皮书,这本书虽没有前者细致,但解析很好,很有套路。因为前十年做了3遍,2007-2015年做了两遍。由于时间关系,把精力给了专业课,最新的两套没做。这不可取,最好是拿出来做考前模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化工原理涉及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等多方面知识,这些基础理论是所有后续学习的基石。例如,要深刻理解流体静压、动压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管道流动中的应用;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能帮助分析和预测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传质过程的理解则需深入研究扩散、对流和蒸发等现象。
熟练运用公式和计算技巧。化工原理中有很多复杂的计算,如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相平衡计算等。这些都需反复练习,形成快速准确的解题能力。但要注意,单纯的记忆公式并不足够,需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这样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再者,重视实验和案例分析。化工原理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凭实验室的实践活动,直观地看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加深理解。分析实际的化工案例,如化工设备的设计、运行优化等问题,提升工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团队合作和讨论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