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自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了《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作者便开始了复习。尽管这本书内容量适中,但其内容略显枯燥,类似的叙述方式易使读者混淆。然而,完成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后,接下来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部分就会显得较为直观,至于近现代史和思想政治理论则相对较易理解。作者搭配使用《肖秀荣1000题》阅读,每章节结束即做相关选择题,这样的方法让他受益匪浅,因为题目有助于他识别学习要点(即便所有内容似乎都很重要)和区分各个知识点,从而避免混淆。鉴于他在后期几乎没有大量背诵,他对这轮深入阅读格外重视,尤其是考虑到他的阅读速度较慢却能记住不少内容,他自豪地称之为“理解式记忆”,并极力推广这个方法。有专家建议再次精读《大纲解析》,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另外,他还抄录了《肖1000》的所有解答和答案,尽管并未留下深刻印象,但他相信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或许也有其价值。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方面,我在暑假期间仔细研读了李永乐全书两遍,大约解决了书中四分之三的题目,能够独立且准确地解答。于是,九月份我的重心放在了那些初次复习时感到困难或易出错的剩余20%题目上。接着,在十月至十一月,我专注于历年真题的演练,完成了十年的试题,每周大概做一至两套,有时只做一套,因为那时课程和政治学习也占据了时间。暑假期间务必给予数学和专业课足够的重视,以免开学后感到压力过大。每次做完试卷,我会根据答案给自己评分,并针对错误的部分追溯相关知识点,通过全书的练习来巩固。初期犯错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忧,关键是要确保同一知识点的错误不再重复出现。到了十二月直至考试,我对基础知识已有牢固掌握,这个阶段主要是复习和弥补之前的遗漏,将之前做错的题目重新梳理并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记单词是最基本的。我正式复习开始得比较晚,但是单词是暑假里陆续开始记的,但是说实话,记了又忘,这是很正常的,所以需要不断重复,在阅读中积累也是很可靠的方法。我当时用的是何凯文的一本单词,每天一篇,到后期有些松懈,不怎么看了,一般是在手机上循环记忆查过的生词。这里推荐一个app,金山词霸,它又自动记录你查过的生词的功能,还可以循环记忆,我觉得挺合适在空闲时间看看记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管理学的骨架,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深入研究管理决策和战略管理。这部分内容需理解和运用决策制定的过程,了解SWOT分析、BCG矩阵等工具,并能对企业的战略方向进行评估。要关注当前的商业环境和趋势,因理论需结合实践来理解和应用。
再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和运营管理。理解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的流程,以及如何凭激励机制提高员工效率。在运营管理中,理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这些都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笔记是关键。我会在阅读教材或听课时,将重要知识点以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做题是检验理解和记忆的好方式,尤其是案例分析题,锻炼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
定期复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我建议每周或每两周就回顾一次前的学习内容,防止遗忘。临近考试时,做一些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格式和时间分配,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