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这种文科性质的学科还是有一些复习经验的,于是我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算是稍微晚的了,我是8月开始接触政治的,遵循着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任务以有全方位的提升,我在8月份的时候只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主要是过单选,而且基本都是在每天学习比较累的时候拿出20-30分钟的时间做点单选,感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大致记一下,但是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最好用红笔,这样的话会对之后的复习是有帮助的,所有的复习书不要过分求整洁之类的,多做标记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这样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把所有政治这是今年我比较高的科目,十月中旬开始,从基础里构建出知识网络和架构,之后用的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感觉总结的不错,细致地用了《肖秀荣1000题》:几天刷完单选多选,然后对照另一本答案详解,注意哦,你要掌握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个知识点,迅速看答案解析,把解析里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写到题目旁白或者本子上(类似错题本,其实根本写不了几页纸 不费时间的),的单选做完,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因为这个时候对政治还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所以错误是正常的。而关于政治知识点的系统复试一般是要等到大纲解析出版之后,但是去年的话出版的话比较晚,记得都9月份了吧,所以这之前我就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前前后后过了两遍,也不是特别仔细那种,所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政治复习主要还是哲学部分比较耗费时间,其他的都好说,我是因为有老师讲解,所以进度挺快的。这之后就是大纲解析了,这个是最权威的,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视,至考研的时候至少要仔细看3、4遍,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看的过程中多选题就可以穿插其中了,多选比较难,所以要做好最好对照知识体系来看,更能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对论述题目的表达也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我先用的是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来学习高数(就是粉色的),这本复习全书很厚蛮全的,好像大多数人爱用李永乐的。我对自己的学习自律性进行提升和训练,学了很多实战经验,后面做真题感觉特别有用。买的是李永乐的真题及解析,认认真真做完每套真题,认认真真看解析。各位同学复习的话第一遍就是仔细看全书,概念公式自己不会的不熟地做记号,做全书的题,不会做的再看答案,把自己不会做的或者做的不熟的题目标上记号,以便以后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可以说是最需要重视的一门课。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是因为英语单科差两三分,只能调剂。英语我从3月份到考研一直没间断过,3月份开始到暑假前,英语基本就是只背单词,很多人背的是那本绿皮的乱序版,包括我一开始也是,不过我建议还是不用背这本,因为单词太多了,有些单词十几年都没出现过一次,根本不用背,最好去找下那些按历年出现频率排列的单词书,我后来找了本词汇书(具体名字忘了,不过这类书还是比较多的)把出现过两次以上的单词都背了,基本就可以了。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不需要去做什么模拟题之类的,只要把真题弄透了,基本就没什么问题。至于英语其他版块,写作背大概十几篇范文够了,考试时一般能用上的。考试时我先写作文,在做翻译和阅读,完型我时间不够了,ABCD乱写的。。0.5分一个空,做对4个才够阅读一个选择题,花太多时间浪费。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对专业,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至关重要。我将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概念:理解并牢记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核心概念是基础。比如,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变则是物体形状改变的程度。这些概念要清晰地在脑海中构建起来,进行后续的分析。
2. 轴向拉伸与压缩:这是材料力学的基础,需熟练掌握胡克定律,了解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并能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对截面法的理解也很关键。
3. 扭转:理解扭矩、剪切应力、扭转角的概念,学会利用极矩和转动惯量来求解扭转问题。
4. 弯曲:弯曲问题是材料力学的重点,需理解弯矩、挠度、曲率以及平面假设等概念。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的分布规律要熟记于心。
5. 材料的失效准则:如欧拉-伯努利公式、莫尔圆、屈服准则等,这些都是判断材料是否会破坏的重要依据。
6. 实验与应用:除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同样重要。凭实验直观感受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练习”是最有效的。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实质,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多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料,对比不同的解题思路,拓宽视野。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演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