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的资料包括:《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书籍,肖秀荣的1000题集,肖四预测卷,以及田维彬的一本知识详解和一套预测试题。流程如下:九月,大纲发布后,我购买了大纲解析的红宝书,并持续阅读直至十月七日左右,这时收到了《风中劲草》,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就对应完成《1000题》中的单选和多选部分。这个阶段大约耗时半个月,我重复阅读了两次《风中劲草》,并首次完成了《1000题》。接下来,我再次通读了一遍《风中劲草》,重做了《1000题》(这次没有在书上做标记)。从第三次开始,我的重点转向了攻克错误题目。完成《1000题》后,我对选择题的信心显著增强。加上后期的一些模拟试题,我觉得准备得相当充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肖四的模拟卷押题很准。
考研英语方面:
个人认为英语最重要的做好两点,第一单词,第二真题。首先说单词吧。单词是一个很苦很煎熬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经历。用哪本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坚持下来。每天一页或者两页,一个list或者半个list,贵在坚持。我单词一共是过了五六遍吧。单词量上去了的话,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就都上去了。然后说真题吧。真题应该把近十年的认真做一遍吧。其中前五年的做一遍,后五年的做两遍吧。做真题最主要的是让你体会命题人出题的思路。其中真题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阅读,新题型,作文。阅读和新题型还是在单词的基础上多做题目。作文先不用着急,也是到最后背。不要去背所谓的模板,要在各种类型的题目中找到自己写作的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综合一,这门课程涵盖了政治学的基础理论、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等多个方面。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和记忆并重。理解是基础,只有深入理解了各种理论的内涵和演变过程,在答题时有深度。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由主义、实证主义等主要流派的理解,需凭阅读原著和参考书籍来深化。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各国的政治体制、重要国际事件的时间线等,凭制作思维导图或定期复习来巩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门课程更注重对中国实际的把握和理论的应用。你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决策和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都需深入研究。关注当前的政策动态和社会热点,如脱贫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等,都是重要的复习内容。这部分的学习,建议结合历史资料和新闻报道,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应用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三步法”:预习、听课和复习。预习你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听课时能更好地吸收;听课后立即复习,趁热打铁,巩固知识;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它帮你整理思绪,提炼关键信息。模拟试题的练习也不可忽视,它帮助你熟悉考试格式,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