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结构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政治,在考研前可谓是一窍不通。有的同学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政治了,我学习政治用的是大纲解析,身边也有同学推荐精讲精练,这其实大同小异,选定一本认真看就是了。我第一遍是听完老师讲课(马原一定一定要听),然后看完一章大纲解析,做对应的1000题,答案别直接写上去,毕竟是要做个两三遍的,建议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做错的题带回大纲解析里找到答案,用红笔标出,第一次做题可能错的比较多,所以做完一章下来等于把大纲解析又过了一遍。我的进度算是比较慢的,在八套卷下来之前,大纲解析和1000题都过了两遍。八套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认真做选择题,错题带回大纲解析看,主观题不用去背,只需看第一道马原的题,主要看看答案是怎么分析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是一定一定要全背下来的。 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吧,里面罗列了所有考点,是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快速复习。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纲解析,毕竟里面解释的详细,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简单罗列,所以风中劲草这本书我并没有怎么用。 其实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准备英语和政治都算比较轻松的。如果你们对政治无感,可以试着先去喜欢上它,政治真的挺有趣的,马原里的一套方法论对我们平时处理问题能起到指导作用,学习近代史,要自己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线,把中国近代的大事件串起来。考研战线还是挺长的,不要每天都想着再过多久自己就解放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不如习惯当下,安心想想怎么把今天过充实了。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在考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最耗费时间的科目。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深入研读数学教科书,通过完成课后练习来初步掌握知识。接下来,可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市面上有二李系列和李王系列的复习书籍,我个人更偏向于二李,不过第二年我也参考了李王的书。阅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可能多地通读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一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会立刻查看答案并分析为何自己未能解答,接着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各异,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
到了后期,重点转向大量刷题。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比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以及李永乐的660题,其中我做了最多的便是660题,两年内大约做了四到五遍。尽管难度较大,但我从中获益匪浅。坦白讲,我不是个有恒心的人,很多资料刚开始时感到新奇,但真正坚持做完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不论选择哪本习题集,都要认真完成,彻底理解每一道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要重视历年的真题,务必多做几遍。我使用空白纸写下答案及解题过程,随后进行修正,后期空闲时多回顾,发现这种方法相当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说点儿教训吧。英语我前几个月一直在背单词,背了大概2遍左右,单词是做所有题目的基础,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单词给背好。7月份的时候做真题,每篇阅读都会错上3个左右,无奈,感觉单词都是看着眼熟,就是想不起来什么意思,更别说一句话还要分析语法之类,就更看不懂了,于是重新转战单词,重新再背,再做阅读,可还是收效甚微。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前期打好单词的基础,这样后边做阅读,新题型等应该都会容易点。后期练习作文的时候就更糟糕了。我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背诵历年真题的作文,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摘抄万能句型,可悲哀的是我到考试前一天都没写出来过一篇完整的文章,总是写着写着就词穷了,感觉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可是字数总是写不够,可能就是因为我一直背别人的文章,没有自己的思路所致。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注意这点,可以借鉴别人的好词好句,但自己看到漫画或题目,也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评论,不然容易写着写着就没话说,因为字数不够而扣分着实可惜。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材料力学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你需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凭胡克定律来描述,强度则关乎材料的破坏临界点。深入理解这些基础,会使后续的学习变得更为顺畅。
掌握计算技巧很重要。材料力学中的许多问题需凭公式进行计算,如截面法、积分法等。对这些问题,不仅要熟记公式,更要理解公式的来源和适用条件。多做练习题,凭实践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个人建议使用一些经典的教材和习题集,如《材料力学》(孙训方版)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帮助你巩固理论知识。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同样不可忽视。材料力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凭实验室的操作,你直观地了解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化,这对深化理论理解非常有帮助。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比如桥梁、建筑物的设计和破坏,你更好地理解材料力学的实际应用。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力学往往涉及到复杂的问题,需综合运用多种知识。面对这样的问题,你需学会如何分解问题,找出关键点,逐一解决。这种思维训练不仅对学科学习有益,对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也非常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