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可以从七八月开始准备,建议先从红宝书开始,看的时候结合着做肖秀荣的1000题。到了10月开始看肖秀荣的命题人知识点提要,那本书的提纲写的很好。这里说一下老肖出的书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命题人4套卷,到了考前买一本20天20题也是很不错的,那本书的知识点很发散,回答主观题时可以有许多套话可以借鉴。政治要重视选择题,个人感觉还是要多做题吧,培养一种做题思维比较重要。后期要重视主观题,多背多写,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考试前: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尽量坚持,作文开始构思自己的模板,,对平时遇到的比较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短语及时记录背诵,大概一周至少写小作文+大作文各一篇,可以找老师修改,尽量要坚持写,等到上了考场,你会感谢自己的坚持。阅读的话就是做真题,第一遍一定要卡着时间来,尽量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考研英语时间很紧,一篇阅读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12—15分钟。真题第二遍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而且试着翻译全文,这样的话对后面做翻译会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真题绝对就是教材,一定要重视。完型的话好像不需要太花时间,做做真题,找找感觉;翻译的话,耗时而且得分低,但想拿高分的孩子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题型的话分为几类,这个建议可以找找模拟题做,因为真题有限,但还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题说实话有点靠运气。总结起来,阅读和作文就占了70分,绝对是重点,阅读有套路,比如同义词替换就是最为常见的,这个大家以后会慢慢接触;作文的话就是自己要形成一个万能模板,而且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好的可以摘抄的句子和案例,比如海伦凯勒、贝多芬、方仲永这些老套的和互联网、马云等等一些比较新颖的例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科目。你需对教育的本质、目标、过程有深入理解,并掌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热点问题。我建议,首先要精读教材,把握基础理论,广泛阅读教育类期刊和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要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记忆是必要的,但理解和应用更为关键。
历史教育学则需你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教育理念的结合。不仅要熟悉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和人物,还要理解历史教学的方法论,如历史解释、历史比较等。我采用的是“史论结合”的学习策略,一方面,凭通读历史教材和参考书,构建完整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研究历史教学法,理解如何将历史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做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帮助你适应考试的风格和难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特别注重思维训练,不断进行自我提问和解答,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定期的模拟考试和自我评估也十分必要,这样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查漏补缺。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教育综合还是历史教育学,都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教育的理解和热爱。保持对教育的热情,用心去感受每一处细节,你会发现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