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上,应避免过早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免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每个人的學習策略和效率都有所差异,因此关键是按照个人的习惯来安排。不必盲目跟随他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对于政治学习,肖秀荣的资料是不错的选择,无论是阅读还是做题都很有用。我个人使用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感觉很详尽,有助于填补知识空白。实际上,我在八九月才开始正式备考,每天保持3至4小时的学习时间就已经足够。到了冲刺阶段,购入一本风中劲草,并且购买一些押题卷和全年的热点总结很有帮助。选择参考资料不必过于纠结,有些人可能会用红宝书等,但实际上,无论选用哪种资料,最后的成绩往往相差无几,大家都能取得相当的成效呢。
考研英语方面:
大家首先端正心态,不必畏难。但是英语学习不能靠突击,必须贯穿备考全程,时刻不能懈怠。这是我准备的最早的一科,大概从四月初开始,正式复习之前我先找来去年的英语真题做了一下练手,一方面能摸清自己的水平,方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能熟悉考研的题型以及难度。关键词:平衡无他,就是四者的平衡。大阅读、翻译、排序、作文,在打下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注意了,还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哦),四者并重来复习。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作文是最容易提高的,所以,其实可以在最后一段时间再特别重视作文。关于完型,我是没有细弄的。这个,如果有时间则复习一下,没时间就算,排在最末位,因为完型所占分值比例较低,加之很难保证正确率(其实完型随便蒙一下所能取得的成绩,和仔细复习所取得的成绩,相差无几。所以,复习这个,“性价比”太低),所以属于“鸡肋”题型,是否复习,无可无不可。但是记住,翻译和排序无比重要,“性价比”极高,甚至高过“大阅读”,许多人之所以考砸,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两个题型(或者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两个题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教育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需广泛阅读并深入理解。我认为,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你先从教原开始,把握教育的本质、目标、过程等基本概念,再延伸到教育心理学,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等内容。对教育法,要关注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学习过程中,多做笔记,提炼关键点,并尝试用自有的语言复述,这样能更好地巩固记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更注重实践应用。你需掌握基础的心理学理论,如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对心理咨询技巧有深入的理解。我建议大家多读经典的心理学教材,例如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案例分析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凭模拟实际情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参加一些心理咨询服务的实习或者志愿者活动,能你更直观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复习策略上,我坚持定期回顾,每天设定一定的复习时间,把前一天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强化记忆。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节奏。对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我会用思维导图或图表进行可视化处理,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