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到九月初才着手复习政治,使用的教材全部来自肖秀荣,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四套卷以及八套卷。由于时间紧迫,精讲精练只看了一遍,每读完一章就会配套完成1000题的部分题目,每天大约投入两个多小时在政治学习上。在此期间,我自行挑选了部分内容进行记忆,其中还有一本小册子供额外参考。1000题我仅完成了一次,错误的题目未能再次回顾。由于起步较晚,我没有完整做完八套卷,而是直接转为背诵题目,大致在考试前的十天左右开始背大题。八套卷的内容我已尽可能地熟记,而四套卷则只能挑一部分来背。因此,强烈建议提前开始政治复习,尤其是重视肖四和肖八,并且不要忘记关注时政。
在十一月,我疯狂地做历年真题,从头到尾一套不落地做了几遍。这样的练习使我对考研政治的整体脉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完成真题后,我专心研究它们,不过不必过于纠结于正确答案,关键是要找到解题的思维模式。多做题就能培养出答题的感觉。另外,推荐购买石磊老师的1500题作为辅助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只提一点!不要忽视新题型的练习!!!我很少训练新题型,因为感觉前几年的新题型很简单,没想到18年会出现一个无从下手的排序题,我当时花了快二十分钟也没有头绪,最后按照自己的理解随便排的,应该是全错。一定要自己多总结多训练。英语是一个你投入就会有回报的学科。关于作文,依旧推荐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主要背了里面的必背范文,大概在10月中旬开始的,一天一大一小。还可以背一下历年真题的范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多个领域,这就需有广泛的知识面。我建议大家从教材入手,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这些都是构建基础知识框架的重要参考书。要关注各时期的代表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变革,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脉络。
对每个时期的历史特征和演变规律,要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例如,对中国古代社会,要把握封建社会的特点,理解朝代更迭的原因;对近现代史,要理解中国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独立与发展;对世界史,要了解全球化的进程,各国历史的相互影响。这些都需凭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来深化理解。
再者,历史学科并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会定期做些论文阅读,特别是那些关于历史争议和新理论的文章,尝试去理解和评价作者的观点,这对提升我的分析能力和论述技巧大有裨益。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对真题的研究,发现出题者的思路,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答题训练,帮助在实际考试中更好地把控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我强调的是,历史学是一个需深度思考的学科,死记硬背往往无法取得好成绩。需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自有的见解,形成独特的历史观,这样在考试中展现出个人的学术素养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