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地球气候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九月份教育部出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都只简单刷了一遍,风中劲草也没背完,还好有老师给讲了很多重点帮助理解,让我少背了很多东西。肖四刚出时我就买了,不过一直没有做过,直到考政治的前一晚,我在旅馆把肖四大题简单背了一下,考场上结合昨晚背过的内容和老师讲的技巧把试卷写了个满满当当。
考研英语方面:
概括来说,我的英语复习策略主要包括阅读教材、个人笔记整理以及记忆关键点,初期阶段我会分配更多的时间给英语学习。然而,随着专业课程的背诵和政治复习的开始,我就得利用闲暇时间来有效地复习英语。对于写作部分,无需过早焦虑,临考前会有很多模板可供参考,你的任务是创造出独特的个人模板,例如针对图表、图画、优缺点分析及对比论证各准备一篇。近几年,图画作文特别流行,值得特别留意。小作文主要依赖基础能力,词汇量充足,你就能轻松应对,至于背诵模板,我认为并不实际。我尝试过十几个模板,但都没派上用场,最终还是依靠自我创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地球科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地质学、地貌学、古生物学等多个子领域。地质学中,板块构造理论是核心,需深入理解其运动机制和地壳演变过程。地貌学则要求熟悉各种地形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如河流侵蚀、冰川作用等。古生物学则要掌握生物演化的主要阶段和特征物种。学习这些内容时,我建议结合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貌相结合,会有更深的理解。
“天气气候与环境”这部分,理解和应用气象学的基本定律至关重要,如热量平衡、大气环流模式等。气候变化的历史记录、现代气候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是重要考点。环境科学部分,要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影响及防治措施,特别是全球变暖和酸雨问题。在学习这个科目时,多看些相关文献和报告,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提升深度和广度。
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实践并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笔记,实验和案例分析则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我常常会找一些真实的天气事件或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加深理解。定期自我测试和模拟考试也很关键,它能帮助你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
团队学习和讨论同样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不仅能互相激励,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开拓思维。我还推荐使用在线资源,如学术论坛、MOOC课程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交流平台。
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合理规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都是高效学习的前提。考研是一场马拉松,稳定的心态和持久的努力才是制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