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进入11月份,差不多也进入了考研的冲刺阶段,开启背诵模式。关于背诵资料的选择,最经典的模式是风中劲草+肖八肖四,风中劲草用来准备可能的选择题考点,书中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出重点,也是提炼出来的考点。我只看了一遍,但周围很多同学都将这本书背了好几遍。提供的背诵材料比较精简,我也是背诵了很多遍,直到可以将其中的知识串联起来。所以个人感觉,资料选择自己觉得更能理解更习惯的就好,不在于贪多而是真正理解。肖四肖八的选择题可以用来查缺补漏,肖四的大题则是每年的必备内容。历年情况来说肖四会压中部分大题,今年的肖四也是押中了几道大题的材料,但还是强调,材料相同但是问题的切入点未必相同。就今年的试题来说,我认为照搬肖四答案不如结合材料以自己的思路作答。但同时我认为背熟肖四还是有必要的,肖四的答案保证了在考场上至少有话可写,也可以作为知识储备灵活加以运用。
考研数学方面:
建议尝试使用《全面复习指南》,这本教材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题目,并提供了丰富的解题策略。虽然部分问题可能稍显复杂,但并不妨碍整体的学习进程。数学的本质在于策略而非题量,理解并运用方法远比盲目刷题更为关键。完成《全面复习指南》与《历年试题解析》这两本书后,你应能牢固掌握大部分知识和技巧。接下来,挑选一些习题来实践和稳固你的方法就足够了。我个人后来还做了陈剑的660题,但效果平平,主要目的是维持解题的感觉。我的建议是,重点依旧放在这两本基础书籍上,尽量先独立解决所有例题,然后再查阅答案。真实考试的价值无需赘言,尤其是处理充分条件判断题时,务必仔细审题,切勿急于求成,这是我自己痛彻心扉的经验之谈。我最后在数学中只出错了一道题,原因竟是看错了题目,因此请你们在考试时一定要认真读题,特别是面对那些需要判断充分性的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来说,首先单词是基础,背单词是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任务,直到考研前一天。我刚开始接触考研单词时,只觉得又多又杂,背了以后似乎没有效果,转眼就忘掉。后来听过一次考研英语讲座后,我开始按照记忆曲线来记单词。每天看100个,在上面标注重复的日期,以第一天算起,第3天、5天、7天、15天、30天都翻阅一次,按照日期来重复该重复的内容。开始时我是以看为主,之后越来越熟悉之后,就用卡片遮住中文部分,自己回忆单词的意思,如果暂时想不起来就立刻看中文翻译,加深印象。这种方法开始时效果不显著,但在后期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有个弊端,重复的日期有时会重合在同一天,也就是有时一天要看的单词量特别大,我也苦恼过,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单词之外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之中最重要的是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说得特别正确。就英语来说,除了背单词,一战时我整个暑假的时间都花在了翻译真题中的阅读文章上,从97年到08年,每天下午翻译两篇,并工整地写下来。这不仅训练了阅读,同时也练了翻译。二战时因为已经很熟悉真题,我开始看张剑的英语阅读提高篇,将不懂的单词和词组划出来,分析其中的长难句,并且重复看,一段时间后单词量和句子的理解都有提高。将真题中的每一个单词、词组、长难句弄懂后,我将重心放在分析阅读题目的设置上,给每一个题目分类,在文章中划出与正确选项相关的句子,理清考点在哪。同时对错误选项也进行分析,弄清是张冠李戴、误解文意还是别的什么惯用的设置手段。如果真的分析通透了,拿到题目就能看出错误选项是哪几个,因为考研英语出题的干扰手段重复率特别高,这是我后面慢慢领悟到的。新题型我主要是做张剑的那本书,用铅笔做,考研前两个月开始,全部做完之后再擦掉重做。作文的话也是上考场前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下午写一篇,逐渐归纳自己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融合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化学的实际问题,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统计热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深入研究化学反应机制、材料性质以及环境科学等问题至关重要。
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特别是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是理解和计算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关键;第二定律,关于熵增原理,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第三定律则是绝对零度时的熵值,用于计算物质的标准熵。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与反应方向的关系尤为重要。
动力学部分主要涉及反应速率和机理。要熟练掌握Arrhenius方程,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有深入理解,这些都是分析反应速率和预测反应过程的关键。
再者,统计热力学和量子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理解。统计热力学凭统计方法解释宏观现象,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斯方程等;量子化学则引入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帮助理解分子结构和光谱性质,如分子轨道理论、电子亲和力和电离势等。
学习物理化学,不仅需扎实的数学基础,更需逻辑思维和抽象思考的能力。我会推荐使用教材配合课后习题进行深入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如科普文章、学术论文,甚至模拟实验软件来加深理解。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记忆效率。
不要忽视实践操作。尽管物理化学偏重理论,但实验帮助你直观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我曾在实验室里亲手做过的那些实验,对我理解书本上的概念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