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二轮复习的时候我一边对着《大纲解析》快速浏览,加深记忆,一边狂做肖秀荣的1000题,做第一遍时,我把答案写在纸上,因为只做一遍是没有效果的,要反复的做,当我做第三遍时,才在书上写答案,这时错误率已经大大降低了。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题目真的不在于做的多,而是做的精。做完1000题后,我果断去邮购了一本风中劲草,那书用起来非常爽,因为是彩页的,重点和次重点都用了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在后期背诵时非常方便,一目了然。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被那些参考书搞晕你的大脑,一定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和思维方式。大概在11月中旬后开始做十年真题,我只做了选择题来练手。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年没有接触英语,考了60分,只能告诉大家如何把英语快速的捡起。就是单词,这点非常重要,当时买了星火考研词汇、张剑锋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汇编及解析。建议把词汇每个章节记三遍,记不牢固的标记一下,然后进行下一章,同时巩固之前的觉得陌生的词汇。边读,边写,边记,一定要读出来。还有例句也要读。因为我们记单词是为了能够在句中读懂以及运用。当把整本考研词汇过了头脑几遍以后,就要练习历年的真题,先练习做一遍阅读,把错的题参考真题解析知道错在哪里,然后回归原文及各个选项,逐字读懂,这个其实就是单词再现的过程,把生单词标注,时不时来翻看。我当时做了05-10年这几套,因为后面的没时间做了。我觉得英语不需要买其他的阅读材料,珍惜真题就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哲学概论是我深入探索哲学世界的入门课程。这门课主要涵盖了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比如存在、知识、道德、真理等基本问题的探讨。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即理性分析和批判反思。对每一个哲学观点,我都尝试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提出自有的疑问和见解。阅读经典的哲学原著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或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些都能帮助我直接接触哲学家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洞察力和深度。
中西哲学史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对话。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道家、儒家、法家等流派展现了东方智慧,西方哲学则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到现代的存在主义,构建了丰富的思想体系。我在学习这部分时,会凭对比和联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发展脉络。例如,我会将孔子的"仁爱"理念与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进行比较,探究两种不同的伦理观。我会制作时间线,梳理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和他们的核心思想,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清晰地看到哲学的发展趋势。
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每次上课或自学后,我会整理笔记,提炼关键点,这有助于巩固记忆。我还参加了学习小组,定期讨论和辩论,这种互动使我对哲学的理解更为深入。